“寶貝,這是什么?”
“《李爾王》的臺詞,你知道嗎?我17歲在墨爾本劇院演過這出戲,謝幕后只有清潔工鼓掌?!蹦菘擅撓录t色長裙走向浴室,仿佛卸下了沉重的包袱。
“你的演技很棒,親愛的。好萊塢會。。。”林恩跟到門口。
“道格說唱片店門口排隊的女孩們舉著‘hello瑪利亞’的燈牌?上周《芝加哥論壇報》嘲諷我在《雷霆壯志》的表演是‘精致但缺乏靈魂的櫥窗模特’。。。這世界真公平?!蹦菘申P(guān)上浴室門,聲音透過水汽變得模糊。
林恩抵住門框:“你明知道瑪利亞的成功不會稀釋你的——”
倒霉芝加哥論壇報,你們投資的《紐約每日新聞》都快被人搶走了不知道么?
“稀釋?”門猛地拉開,她裹著浴袍像披戰(zhàn)甲,“聽著,我父親花了二十年研究端粒酶,去年才被《自然》雜志引用三次;而瑪利亞用三分鐘讓兩千萬人記住她。我只是。。?!彼蝗蛔テ鸸褡由系摹堆輪T的自我修養(yǎng)》,書頁間滑落一張泛黃照片——14歲的她穿著打工時炸薯條的圍裙,在悉尼歌劇院后臺偷看演員排練。
“抱歉,我有些情緒失控,我只是需要確認,那些需要時間沉淀的事物依然被尊重?!彼龘炱鹫掌?,指尖撫過圍裙油漬邊緣。
林恩伸手抱住她,卻見她往嘴里塞進一顆薄荷糖:“省省你的甜言蜜語?!蹦菘赏蝗晃亲∷?,薄荷與血的味道在唇齒間流轉(zhuǎn)。“但是我在某些方面比她幸運多了。。?!?/p>
“我最近在看勒龐的《烏合之眾》,你知道他得出的最殘忍的結(jié)論是什么嗎?他說群體狂歡的本質(zhì)是自我矮化——人們通過追逐同一首歌、同一件時裝來逃避孤獨,卻因此變得更孤獨?!?/p>
妮可的睫毛顫動了一下,這是她思考時無意識的反應。
“瑪利亞的爆紅就像超新星爆發(fā),兩千萬人今晚為她尖叫,但其中有多少人會在三個月后記得《hello》的歌詞?‘群體需要立刻得到神像,又隨時準備砸碎它’——他們今天為瑪利亞排隊買唱片,明天也會用同樣熱情去排隊買槍殺約翰·列儂的兇手的自傳。集體性狂熱是速食時代最廉價的致幻劑。”
妮可的語氣軟化:“但致幻劑能讓人立刻高潮。。?!?/p>
“所以勒龐還說,真正推動文明的從來不是群體,而是少數(shù)甘愿被誤解的瘋子?!绷侄魑兆∧菘傻氖??!跋衲愀赣H那樣看二十年顯微鏡的人,像你14歲在油鍋邊背臺詞時,那些以為你在發(fā)神經(jīng)的同事——以及此刻嫉妒到咬破自己口腔的笨蛋影后候選人?!?/p>
妮可瞪他,嘴角卻忍不住翹起。
“音樂產(chǎn)業(yè)是即時快感的販售機,但電影。。。是雕刻時光的手術(shù)刀。當觀眾被瑪利亞的《hello》震碎淚腺時,他們消費的是自己的青春回憶;但當他們十年后回看你的角色,看到的會是這個時代如何用賽車、紅唇和男性凝視肢解女性野心?!?/p>
妮可解開身上的浴袍,手伸向林恩的皮帶。他知道這場安慰已演變成更危險的戲碼——她要用實踐檢驗理論,證明某些震顫確實需要時間沉淀的張力。
林恩費盡渾身解數(shù)才哄好了差點道心破碎的女朋友。為了找出能證明演員比歌手更有前途和意義的‘歪理’,自己這點知識儲備和體力都快透支了。
現(xiàn)實就是歌手比演員更有影響力、紅的更快、收入更高。。。這有什么辦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