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決定從田稅上下手,遼東郡有田兩百萬畝,遼東屬國有田一百萬畝,玄菟郡有田三百萬畝,樂浪郡有田一百萬畝,
等于說我們治下一共有七百萬畝良田,一畝田按三石糧算的話,年收入可達到兩千一百萬石糧食,
如果我將稅收改成十稅二,那就是四百二十萬石糧草,每年不僅夠咱們的消耗,還能余下百萬石糧草呢!”。
趙云此話一出,在場眾人都傻眼了,十稅二,你怎么說得出口??!
“主公,十稅二的話,是不是太那個了,要知道咱們大漢王朝,自開國以來都沒有這先例??!”。
這次說話的是嚴綱,因為田豐已經(jīng)無語了,隨后鄒丹也壯著膽子說道:
“別說是大漢王朝了,就連先秦都沒有這么干過,主公,還望你三思而后行?。 ?。
然而,面對嚴綱,鄒丹二人的話,趙云則是笑著說道:
“別急,我話還沒說完,雖然我決定稅收改成十稅二,但是,我不會再收其他的徭役賦稅,
像口賦,算賦,戶賦,更賦,兵役和力役等等苛捐雜稅,我一概不收了,以后我只收商稅跟田稅,
沒有苛捐雜稅后,百姓絕對要比以前過得好,還是那句話:土地公有制,不得買賣,不得被兼并,違者斬立決”。
經(jīng)趙云這么一說,嚴綱,鄒丹二人頓時不吭聲了,因為他們二人知道,大漢的徭役賦稅是有多厲害,
大漢的田稅雖然是三十稅一,但是,其他的徭役賦稅,苛捐雜稅加起來,足以把這個三十稅一提升到十稅五,甚至是十稅六,十稅七,
年景好的時候還好,能生存下去,甚至有一點點小余糧,可是一旦年景不好了,遇上天災(zāi)人禍,蝗水旱災(zāi),無數(shù)百姓就得挨餓受凍了,
不想挨餓受凍的話就去地方豪強,世家大族那里借高利貸,還不起就用自家田地抵債,或者直接把自己賣給地方豪強,世家大族。
所以,相比較于與大漢的三十稅一,沉重繁多的徭役賦稅,趙云所提出的十稅二,只收商業(yè)稅,不再收其他的徭役賦稅,明顯是可行的多,
因為這樣一來,百姓每年可以凈剩八成的余糧,簡直是不要太舒服,相信不出兩年,他們就能奔上小康生活。
一旁的田豐聽完趙云的話后,沉默了,因為這套政策制度在他們拿下遼東郡后,趙云就曾提出來過,
只不過當(dāng)時趙云所說的稅收是二十稅一罷了!可現(xiàn)在居然直接變成了十稅二,這縮水的也太厲害了吧!
“主公!十稅二也不是不行,誠如主公所言,這十稅二,不收其他的徭役賦稅,對百姓來說,也是極好的待遇了,
但是主公,你確定這次不再改變了?別到時候你再來個十稅四,十稅五,甚至十稅六之類的,
因為稅收一旦定下來,往后再改可就不容易了,一個不好就會引起騷亂,甚至民憤”。
聽到田豐的話后,趙云頓時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因為他想起了之前他定下的二十稅一,這才一年的時間沒過,就變成了十稅二,確實挺那啥的,用朝令夕改都不為過。
所以趙云撓了撓頭后,便一臉鄭重的說道:
“元皓!我確定,以后不再改了,就定十稅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