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顧:上章“磐石余黨”借泰和藥材行反撲失敗,卻留下“潛伏公職人員”的暗線。
11月30日的清晨,薄霜覆著烈士陵園的墓碑,陳宇攥著那支刻“平”字的鋼筆,帶著干警與百姓,赴一場與英烈的約定——而敵特的陰謀,正藏在素白的花圈里。
(清晨六點·烈士陵園門口——霜與白花)
薄霜“簌簌”落在墓碑上,寒氣裹著松針香。
陳宇走在最前,軍靴踩過霜地“咯吱”響,槍繭攥著那支鋼筆,筆身磨得發(fā)亮。
身后的百姓排著隊,李大娘推著小車,車上放著剛蒸的小米糕:“給孩子們帶點吃的,別在那邊餓著。”
穿藍布衫的姑娘攥著白花,指尖凍得發(fā)紅,白花的線縫里,還留著昨夜縫補的針腳。
“都慢點,別碰著墓碑,”陳宇回頭喊,聲音壓得低,“這些都是拿命換咱們安穩(wěn)的人?!?/p>
干警們跟著放慢腳步,趙剛攥著手銬鐵鏈,鏈聲輕得像風(fēng),怕驚擾了墓里的人。
(清晨六點半·紀念碑前——鋼筆與小周)
紀念碑立在陵園中央,“清風(fēng)店戰(zhàn)役、石家莊解放犧牲指戰(zhàn)員永垂不朽”的字跡,被霜氣浸得發(fā)沉。
陳宇緩步走上前,從內(nèi)袋掏出鋼筆,“平”字在晨光里閃著光。
“這是小周的筆,”他聲音低沉,卻撞得人耳朵發(fā)顫,“去年平山戰(zhàn)役,他十九歲,犧牲前還寫家書,說解放了要回家種莊稼?!?/p>
閃顯突然觸發(fā)——1946年的戰(zhàn)壕里,小周蹲在他身邊,筆尖“沙沙”寫:“哥,等我回家,給你帶俺娘種的棗!”
陳宇扶著碑,額頭冒冷汗,指節(jié)泛白:“今天念的每一個名字,都是像小周一樣,把命留在這兒的人?!?/p>
百姓們靜下來,小米糕的香氣混著霜氣飄,沒人說話,只有風(fēng)拂過松枝的“嗚嗚”聲。
(清晨七點·花圈旁——林悅的哽咽)
林悅捧著素白的花圈,緞帶上的犧牲名單被霜氣打濕。
她的指尖劃過“李根——爆破手,石家莊戰(zhàn)役炸碉堡時犧牲”,突然頓住。
“李根哥說,打完仗要教我騎馬,”她聲音發(fā)顫,眼淚砸在白菊上,“鐵牛叔還答應(yīng),給我?guī)猩降囊袄踝印?/p>
話沒說完,她捂住嘴,肩膀輕輕抖。
小王站在旁邊,遞過毛巾,聲音也啞:“林姐,他們都看著呢,咱們得笑著告慰他們。”
林悅接過毛巾,擦了擦眼淚,耳尖泛紅:“對,得笑著,讓他們知道,咱們守住了?!?/p>
(清晨七點半·陵園入口——首長的到來)
汽車“突突”停在門口,朱首長、劉首長走下來,軍大衣上沾著風(fēng)塵,霜粒“簌簌”落。
張?zhí)烀鞲诤竺?,手里捧著花圈,緞帶是紅的,在素白里格外醒目。
“同志們,百姓們,”朱首長走到紀念碑前,抬手整理胸前的白花,指節(jié)泛白,“咱們不是來哭的,是來記的?!?/p>
他指著名單上的名字,聲音沉穩(wěn):“李根炸碉堡時,炸藥包貼在墻上才敢拉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