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紀委大樓的日光燈管發(fā)出輕微的嗡鳴,周志高捏著份沈市寄來的舉報信,信紙邊緣被反復折過,留下道深深的折痕。
舉報人的簽名“龍超”兩個字力透紙背,最后一筆像把鋒利的刀,劃破了公文紙的寂靜。
老鄭端著剛泡好的濃茶進來,杯壁上的水珠滴在文件柜上,暈開片深色的痕跡。
“這龍超是個硬骨頭。”老鄭指著舉報信附件里的履歷,“前沈市發(fā)改委處長,因為不肯給張赤翔的親戚批項目,被發(fā)配去守水庫三年。”
“據(jù)說他在水庫邊搭了間鐵皮屋,白天巡堤晚上寫舉報信,光快遞費就花了兩千多?!?/p>
周志高翻開沈市的輿情報告,#張赤翔
漢奸#的話題在熱搜上爆了三天,相關(guān)討論量突破五億。
最新的視頻里,沈市民眾舉著“勿忘國恥”的橫幅跪在市政府門口,防暴警察的盾牌反射著刺眼的陽光,有個穿校服的女生舉著爺爺?shù)能姽φ驴藓埃骸拔覡敔敶蚬碜訑嗔艘粭l腿,身上現(xiàn)在還有彈片,你憑什么說鬼子有功!”
“張赤翔的講話稿找到了嗎?”周志高的指尖在“鬼子入侵促進大一統(tǒng)”幾個字上反復摩挲,紙頁上的墨跡仿佛滲著血。
老鄭點開段錄音,張赤翔在市委擴大會議上的聲音帶著倨傲:“某些人就是狹隘民族主義!當年要是沒有那場戰(zhàn)爭,龍國還在軍閥混戰(zhàn)!”
“死幾個愚民算什么?歷史前進總要有人墊背!”
錄音里突然響起掌聲,稀疏卻刺耳,像生銹的釘子劃過鐵板。
技術(shù)科的小王抱著筆記本沖進來,屏幕上是張赤翔的社交賬號截圖。
去年某月某日,他在海外平臺發(fā)了條動態(tài):“參拜公共廁所,致敬先輩”,配圖里的他穿著倭服,對著靈位鞠躬的角度剛好九十度。
“更絕的是這個,”小王放大張照片,張赤翔辦公室的書架上擺著個軍刀模型,刀柄上的櫻花紋在陽光下泛著冷光,“網(wǎng)友扒出來,這把刀的原型屬于當年侵略沈市的戰(zhàn)犯?!?/p>
周志高的手機突然震動,是沈市紀委書記的視頻電話。
畫面里的會議室煙霧繚繞,幾位常委坐在陰影里,沒人敢直視鏡頭。
“周部長,張書記他。。。。。。”紀委書記的喉結(jié)滾動了兩下,“他說這是學術(shù)討論,還讓宣傳部發(fā)通稿,說‘要辯證看待歷史’。”
視頻突然被搶過去,張赤翔的大臉占滿屏幕,油亮的頭發(fā)梳得一絲不茍:“周志高同志,我知道你剛辦完孔家案,但歷史問題要實事求是嘛?!?/p>
“當年要是沒有外部壓力,龍國能有今天的版圖?這叫‘壓力催生進步’,馬克思主義辯證法。。。。。?!?/p>
“辯證法沒教你認賊作父?!敝苤靖叽驍嗨咽謾C鏡頭對準桌上的老照片,當年沈市淪陷時,鬼子在街道上懸掛的膏藥旗,背景里的建筑和現(xiàn)在的沈市市政府一模一樣,“你辦公室掛著的‘不忘初心’匾額,是不是該換成‘認賊作父’?”
張赤翔的臉瞬間漲成豬肝色,手機被狠狠摔在桌上,畫面變成晃動的天花板。
老鄭突然指著舉報信里的一句話:“龍超說張赤翔要把‘鬼子入侵紀念日’辦成旅游節(jié),還拉了日資企業(yè)贊助,準備搞‘模擬占領’實景演出?!?/p>
窗外的天色突然陰沉下來,狂風卷著沙塵撞在玻璃上,像無數(shù)冤魂在拍打。
周志高想起一位朋友父親的撫恤金證書,那本泛黃的冊子上寫著“1943年犧牲于沈市保衛(wèi)戰(zhàn)”,證書記憶著的,是永遠不該被遺忘的傷痛。
“查張赤翔的海外賬戶?!敝苤靖叩穆曇衾涞孟癖?,“還有他那個在倭奴留學的兒子,學費來源必須說清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