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婆”
神的傳統(tǒng),而東海島的
“黑木神”,其真身據(jù)說是一塊黑色木頭雕刻的神像,在當(dāng)?shù)匾脖环Q作
“三婆仔”。
相傳,曾經(jīng)有個居住在海邊的人,在出海時偶然從海上撈回一塊漂浮了近千年的黑色木頭。那木頭質(zhì)地堅硬,紋理奇特,散發(fā)著一股神秘的氣息。他心生敬畏,便請來村里最好的雕刻匠,將黑木精心雕琢成神像,置于自家門后,長年虔誠供奉。說來也巧,此后他每次出海,都能風(fēng)平浪靜,魚蝦滿倉,滿載而歸。村里其他人見狀,紛紛艷羨不已,也跟著效仿,久而久之,“黑木神”
成了家家戶戶長年供奉的家神。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關(guān)于
“黑木神”
的傳言卻愈發(fā)邪異。有人說,這
“黑木神”
是海中亡魂的怨氣所化,是一尊邪神,不僅需要為它建陰廟,更要在家中日日祭拜,絲毫懈怠不得。它的要求極為苛刻,凡事都要
“為之先”。家中每頓飯食,必須先在桌上給
“黑木神”
擺上一份,讓其
“先食”;甚至村中男子娶妻之時,還有個驚悚的習(xí)俗,需將妻子與床頭的黑木神神像先睡一晚,次日新郎才能入洞房,否則必將招來霉運。
曾有一位外地來的年輕小伙,與東海島的一位姑娘相戀。春節(jié)期間,小伙懷著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跟隨姑娘回村拜見家長。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其樂融融,可小伙不經(jīng)意間抬眼,瞥見門后有個冒著輕煙的鼎,上面插著幾根剛燒完的香,心中頓生疑惑。趁大家不注意,他起身推開香鼎,這一看,嚇得他臉色慘白,渾身冷汗直冒
——
門后供奉著一尊黑黝黝的木雕神像,那神像的眼睛仿佛直勾勾地盯著他,透著一股寒意。
就在這時,屋內(nèi)的氣氛也瞬間變得詭異起來,姑娘和她母親不知為何突然大吵起來,姑娘又氣又急,哭著拉著小伙就往門外跑。待跑到東南碼頭附近,詭異的事情接踵而至,小伙每往前走一步,就感覺身后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拉扯他的衣服,可回頭望去,卻空無一人。姑娘嚇得花容失色,對著空氣大罵:“你別跟來,再跟來,回去我打死你!”
小伙滿心恐懼,拼命朝著碼頭奔去,仿佛有一雙雙看不見的眼睛在黑暗中注視著他們。
此后,“好男無娶東海娘”
的說法不脛而走,周邊地區(qū)的人對東海島更是多了幾分忌憚。盡管在現(xiàn)代人看來,這些傳說充滿迷信色彩,可在過去,它們卻像陰霾一般,籠罩著東海島。這背后,既有海島相對落后、交通不便,外人因不了解而產(chǎn)生的誤解;也有歷史上海島民風(fēng)彪悍,海盜文化盛行,與周邊地區(qū)產(chǎn)生地域沖突,進而引發(fā)的文化偏見。但無論如何,“黑木神”
的傳說已然成為東海島神秘文化的一部分,流傳至今,讓人在聽聞時,仍不禁脊背發(fā)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