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的雨在七月廿六的卯時漫過石橋,蘇若雪的傘柄殘片敲在青石板上,數著第三十六聲回響。她看不見橋欄上的石獅子,卻能
"看"
見七天前林九和二狗爭吵時,羅盤指針在掌心燙出的灼痕
——
那是雙生血脈最后的共振。
"若雪姐姐!"陳二狗的呼喊從橋東傳來,帶著湘西獨有的趕尸犬吠。蘇若雪轉身,雖看不見,卻能感知到少年懷里的青溪眉心紅點在雨中明滅,像極了十年前破廟油燈的光。
"狗兒,帶著青溪走東路。"
她的指尖劃過橋中央的分水線,那里刻著的雙魚紋正在被雨水沖淡,"蘇州城的城隍廟有老槐樹根系,能避血河咒。那你呢?"
二狗的聲音帶著哭腔,羅盤針在掌心發(fā)燙,"九叔說湘西趕尸人。。。。。。我等一個人。"
蘇若雪的傘柄殘片指向橋西,那里傳來若有若無的引魂鈴響,"七十年前在破廟唱《離魂記》,有位趕尸人說過,往北走能看見陰眼該看的東西。"
橋西霧起:趕尸人的蓑衣
辰時三刻,橋西的霧突然濃得化不開。蘇若雪聽見竹篙點水的聲音,混著三十六聲引魂鈴響
——
和第九十六章中老趕尸人竹筒里的密語同頻。來人的蓑衣蹭過她的傘柄,帶著長白山冰雪的氣息。
"蘇姑娘,可還記得七年前破廟的戲文?"沙啞的聲音讓蘇若雪后頸的銀線疤痕發(fā)燙,那是第七十六章中老槐樹祭壇的祭文腔調。她的傘柄殘片突然指向對方胸口,那里戴著的,正是第九十二章中趙武生遺留的戲班腰牌。
"你是。。。。。。趕尸人魏老九,當年在梁上看過你三夜《牡丹亭》。"
蓑衣人遞出半塊玉佩,裂痕處滲著與二狗相同的金光,"七年前鬼子燒戲班,是我背你進的地窖。"
蘇若雪的指尖撫過玉佩,突然
"看"
見幻象:長白山巔的冰墻上,三百個少女虛影正在叩拜,每人手中捧著的,都是她戲服上的朱砂梅。玉佩背面刻著的
"血梅開,龍脈現",正是第九十五章中地圖背面的警示。
橋東雨急:二狗的羅盤針
陳二狗在橋東的老槐樹下駐足,羅盤針同時指著蘇州和長白山。青溪的啼哭驚飛了樹上的夜鴉,他突然發(fā)現,樹干上新刻的
"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