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一位十七歲年紀的少年。他走到武器架前,挑起了一把趁手的短劍遞給自己的妹妹。同時自己拿起一把長矛挑起一箱行李,拉起妹妹的手,向著屋內(nèi)喊去。
“娘,快一點。敵軍快打過來了。咱們得跟上村民隊伍。”
屋內(nèi)一位年近四旬的婦人,正收拾著被褥之類。這些被褥可是她好不容易縫補出來的,她不忍拋棄。
“哎呀,快些吧。保命要緊,這些東西有手就還能織出來?!?/p>
此時,一個農(nóng)家漢子,挑著一些糧食朝著屋內(nèi)急忙的喊著。
“好了,馬上來。”
屋內(nèi)婦人聽見屋外的催促聲。應了一句后,收拾的速度也提升了起來。
“說得輕巧,你也有手就沒見你織過?!?/p>
婦人一邊將行李打結(jié)裝好,提著往身上一背。往屋外一邊走,一邊回懟著。
看著一家四口人都已準備好了,那農(nóng)家漢子手中多了一個火把,他拿出火折子,吹氣點燃了火把。
他望了一眼眼前的家園,眼中還是猶豫起來。
少年走了過來,一把將父親手中的火把拿了過來,扔向了房屋。
房屋部分區(qū)域被鋪滿茅草,此時遇見火把,頓時燃起熊熊大火。
“爹,保命重要。家沒了,有手還能重建?!?/p>
少年對著農(nóng)家大漢,重重的說了一聲。
農(nóng)家大漢看了一眼少年,一跺腳挑起糧食來,也不再理會那熊熊大火,向著遠處村民們的隊伍中融去。
少年拉著他的妹妹同行,他的母親也緊隨而去。
少年名叫李稻,是這邊疆之地,一處平常村落中的農(nóng)家少年,他們的家原本不是邊疆。但是,因為炎國不斷蠶食秦國的土地。短短幾年間,就讓他們的家園,成為邊疆。
村民們逃難的隊伍,由一隊秦國的軍士帶領(lǐng)。
秦國軍隊不如炎國軍隊,但是卻也沒有殘暴自己村民的行為。他們對于自己的村民,在戰(zhàn)爭來臨之時,常常挽救。故而村民們也很信任軍士。
這支軍士將村民們送到遠離戰(zhàn)場范圍外后。讓他們向著國都的方向行進,只要進入國都方向的下一座城池,他們便徹底安全了。
交代完后,這隊軍士。調(diào)轉(zhuǎn)方向,向著戰(zhàn)場而去
有幾位村里青年也跟隨著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