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城中,有兩條河流穿城而過。建筑都是依據(jù)這兩條河流兩岸的地勢而建。
中間的區(qū)域,是被兩條河流勾勒出的一座狹長的孤島。此孤島上面,建有很多高大的建筑,比之兩條河流兩岸更加雄偉一些。
孤島與河流兩岸,每隔三百丈遠(yuǎn),就有著一座拱形石橋連接。
橋下河流中,舟船穿行。搖漿的老者、船頭的歌女、賣貨的貨船、彩旗飄飄的花船,在河流中仿若競美一般,緩緩渡過。
河流兩岸以及孤島之上,鱗次櫛比的店鋪前,行人摩肩接踵?;ü⑿〕?、衣袍、酒肆、茶樓、客棧、賣藝等等等等,一番熱鬧的景象伴隨著鑼鼓喧天之聲,將水城炒火了起來。
李稻行走期間,臉上帶著笑容。
這人間煙火氣,讓一直孤獨修行的他,感覺到了久違的熱鬧與歡快。
他出生在秦國,是一位農(nóng)家的孩子,自小經(jīng)歷辛苦與戰(zhàn)事的摧殘,很少有機(jī)會能夠體會這樣的景象。
李稻站在石橋上,望著一對對結(jié)伴而過的書生。還有很多結(jié)伴,提著花籃,頭戴鮮花的女子。心中在眼前的景象充斥下,都快要忘卻自己還是一個修士了。
與那枯燥的修行比較,此處凡間城池,好似人間勝景,讓人心曠神怡。
李稻望著街道兩旁的美景與河流中的船只,眼神開始恍惚起來。
“此番美景,讓人心情很是放松。就是不知,這筑基到底如何才能成功?”
李稻內(nèi)心想著筑基的事情。
眉頭微皺間,望向人群嘈雜之所。
那里有著一家米店,店前有一個中年男子和一位少年好似在爭論著什么,引得街道上的人們前來圍觀。
“我說少年,你這罐子不夠裝米啊。用米袋裝多好,你何必舍不得你那罐子哪?”
中年漢子是這家米店的老板,他對著少年說出此言。
“不行,娘說罐子裝米,回到家用不著再倒騰米。更方便一些,我就用罐子裝。”
少年年方一二十的年歲,稚嫩的臉龐上,有兩團(tuán)紅暈,臉上一臉的倔強(qiáng)之色。
“嗨,米袋大,可以多裝米。你一次多買一些,米袋我也送你了。這罐子咱們就不要用了。買米的錢,我就不退你了?!?/p>
中年人一拍大腿,對著少年說道,并將一袋裝得滿滿鼓鼓的米遞給少年。
“不行,你得退我錢。我只買罐子里這么多的就可以了。我家路遠(yuǎn),背著米袋,還得抱著罐子,多費勁啊,快退我錢?!?/p>
少年一如既往的倔強(qiáng),雙手叉腰間,腮幫子鼓起,氣沖沖的挺起胸膛,對著賣米的中年說道。
中年漢子聞言,臉色露出啞然之色。
圍觀的人們,看待少年這般厲害的模樣,都哄堂大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