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他知道這么做的話,其實是有不小好處的。
首先,這等誅心之語本就代表著舒爾哈齊不得人心,能夠適當消減努爾哈赤心中的威脅感。
其次,與其讓其他人傳言抹黑,倒不如他們自身先行下場,這樣的話,無疑能夠最大限度掌握輿論的走向。
最后,換個角度想,這種“兄死弟及”的聲音不斷傳出,隨著討論激烈,所有人都對此形成印象,未嘗不是提前做好鋪墊!
一旦日后楊凡上位,那也是按照滿清傳統(tǒng)而行,是有法理依據(jù)的。
不過,楊凡這次找劉玄,并非是為了這些傳言一事,而是為了設法加速這次明清交戰(zhàn)的進程,最好能盡快促成寧遠之戰(zhàn)。
“先生,聯(lián)系趙匡義的事情,就要拜托先生了?!?/p>
楊凡知道,論起行軍布陣,他壓根不擅長,與其在趙匡義面前露怯,倒不如干脆一點將事情交給劉玄來做。
“公子放心,此事就交給臣了!”
劉玄應承下來,再做叮囑一番,讓楊凡一定要注意安全,這才暗中朝著大明方向潛回。
至于楊凡,一邊戒備努爾哈赤,一邊卻在準備暗下殺手,以一群貝勒貝子,以及大清權貴的性命來迫使努爾哈赤進軍!
然而,還沒等他出手,就聽到戰(zhàn)場上的褚英被打成重傷,險些魂飛魄散。
而與此同時,遠在盛京城的阿敏也遇到了刺殺,若非朝廷供奉,以及密教老僧們出手,恐怕當場人就沒了。
就算如此,也是根基全毀,徹底廢掉了。
而連續(xù)兩個大清貝勒被重創(chuàng),險死還生的事件,瞬間引爆了大清內部權貴的情緒,一群武將更是喊出了要讓大明血債血償?shù)目谔枴?/p>
整個大政殿內,幾乎群情激憤。
“大汗,明人如此挑釁,我等必須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才行!”
“我大清貝勒的血,不能白流!”
“殺入寧遠,以血還血!”
“……”
這些時日,努爾哈赤在此地建城,兵事上一直沒有太大動作,這早已讓一群想要攫取戰(zhàn)功,封妻蔭子的武將急壞了。
這些人或是滿清勇士,亦或是蒙古蠻將,還有一些投靠來的漢將,他們對于戰(zhàn)功和財富的渴望幾乎是到了饑渴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