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xiàn)在要做的事情就很簡單,那就是把手下的部隊徹底散開,然后聯(lián)系后邊托爾姆村的第六團趕來支援。
既然己方在人數(shù)上具備優(yōu)勢那就應(yīng)該徹底發(fā)揮出這一點。
“別忘了告訴第二團的布勒爾曼團長,讓他們在解決了我們中間的敵人之后就朝我部靠攏,敵人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后方?!?/p>
120師第四團的反應(yīng)速度很快,沒有上頭直接去沖革命軍的陣地,而是圍繞著車站逐步展開了部署。
“敵人這是在意圖包圍我們啊……”
葉格林收到了前線的報告之后,他微微搖頭,隨即命令下去:
“讓各連長集合好部隊,我們需要交替掩護撤退了?!?/p>
“但葉格林剛繳獲的山炮怎么辦,這可都是好東西啊?!?/p>
面對這個問題,葉格林看得很豁達,他呵呵一笑無所謂地說道:
“把炮鏡拆下,把炮都給扔旁邊的水溝里去,我們不需要一個能拖垮我們的武器。”
“不過在此之前先讓特里斯基再準備一輪炮擊。”
剛剛繳獲的12門火炮就這么被葉格林給放棄了,而收到命令的炮兵參謀特里斯基頓時心痛不已。
不光是他就連剛摸到炮的炮兵同志們都舍不得這些大家伙,但他們也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情況。
對此眾人也無能為力,只能是盡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好最后的炮擊任務(wù)。
“所有人注意,050號目標(biāo),建筑內(nèi)步兵?!?/p>
“方向表006,密位057,三發(fā)急速射裝填!”
“放!”
隨著特里斯基一聲令下,又是一輪密集的炮火向著敵軍的陣地襲去。
革命軍這種炮擊指揮模式加強了炮火附帶的密度,但是卻犧牲了火炮射擊的靈活性,一旦戰(zhàn)場發(fā)生變化就需要重新校準參數(shù)。
也就是說每輪炮擊的火力密度都是極高的,但是中間間隔的時間卻比一般的炮兵部隊要長很多。
而且面對高機動單位的時候還容易整個炮兵陣地一齊啞火。
不過現(xiàn)在用來對付純步兵的敵人就剛剛好。
為了躲閃密集的炮擊,剛剛趕到陣線外圍的第四團第四營立即就分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