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這樣的棒小伙達莉亞奶奶很喜歡。
他們熱情、他們友善、他們樂于助人,他們都是一群讓人喜歡的好人。
“奶奶,馬上就要收冬麥子了,咱政委托我向您問個話,咱們科爾金村大概是什么時候收麥子???”
就在劈柴的間隙,波爾夫順帶問起了達莉亞奶奶這樣的問題。
“政委昨晚開會的時候跟咱們說了,這奧爾加格勒周邊的村子都缺少足夠的勞動力,而麥子熟了之后就那點時間,過了時節(jié)爛在地里也挺可惜的嘛?!?/p>
“因此啊,咱們政委就說了,我們革命軍需要組織起來幫大家一起把麥子收了?!?/p>
“不過咱們?nèi)耸钟邢?,所有的村子一起搞肯定是不夠的?!?/p>
波爾夫一斧頭劈下去,嗙的一下圓木塊即斷作了兩半,他站直了腰停下來歇了口氣,然后繼續(xù)說道:
“所以啊,咱政委就聽葉格林就說了,咱們與其每個村撒一點兒人,不如集中起來一個村一個村幫過去?!?/p>
“不過誰先幫、誰趕后就得看各村麥子成熟的時間了?!?/p>
“這不?”
“咱們不知道這個時間,就來問奶奶您了嘛?!?/p>
不光是波爾夫在問這個問題,其余的革命軍戰(zhàn)士也都在詢問科爾金村的其他村民。
問題本身不是關(guān)鍵,問題背后革命軍要做的事情才是重點!
為了應(yīng)對敵人在奧爾加格勒打造的烏龜殼,葉格林提出了直接在本地分田的應(yīng)對方法。
但是本地的情況過于復(fù)雜,周邊鄉(xiāng)村的主要勞動力都被抽調(diào)去了奧爾加格勒城下,而敵人在鄉(xiāng)村的主要反動力量也跟著去了城市躲了起來。
雖然土地的矛盾依然存在,但是矛盾的主體卻躲到了安全的地方。
革命軍要是一上來就急急忙忙地分田,勢必會鬧出大問題、大麻煩。
因為矛盾主體的缺失,分田不僅沒法解決現(xiàn)有的矛盾本身,還會因此產(chǎn)生新的、不必要的矛盾。
本地民眾并非不愿意獲得土地,而是作為外來者的革命軍根本沒法保證他們分出去的土地所有權(quán)。
土地作為一個生產(chǎn)要素,其擁有權(quán)是受到社會共有意識決定的。
說簡單一點就是,這土地歸誰管,初來乍到的革命軍說了不算、天高皇帝遠的帝國說了也不算。
只有本地村民共同的意識說了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