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勒可能不是一個很適合交朋友的人,但他絕對是一個好長官,好部長。
他能完成每一次總部交給他的任務,而且在工作之余還能發(fā)掘出隊伍里的人才。
他報告的這位新人其實也才剛剛嶄露頭角,但是他的發(fā)現(xiàn)卻完美契合了近幾天敵軍機甲部隊的動向。
羅勒在收到這個不是很正規(guī)的報告之后沒有第一時間盲信,而是要求他現(xiàn)場展示了一番推演的過程。
在確認了對方是靠著各種零散小情報和對戰(zhàn)況的理解推測出的結論之后,羅勒別具一格地提拔了這位年輕人,讓他去單獨組隊負責對現(xiàn)階段戰(zhàn)役對帝國的情報分析。
即便他出身于身份有些敏感的佐爾坦偵探社,即便這位年輕人還是個在校大學生,羅勒在察覺到了他的能力之后就果斷地提拔了這個人,而且在和葉格林報告的時候還不忘提及這些都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對了,這位年輕人叫做安德列波夫,是沃爾夫格勒大學數(shù)學系二年級的學生,也是佐爾坦偵探社的實習生?!?/p>
羅勒在報告完之后順手提了一句,然后他頭也不回地離開了作戰(zhàn)會議室。
他對于革命軍之后的戰(zhàn)略走向并沒有什么好奇的,在他看來等葉格林他們討論完了把任務和結果一起給他才是最為高效的做法。
他是搞情報的和內部保衛(wèi)的,現(xiàn)在也不過兼職一個后勤職務。但他管的也是城市后勤,革命軍的軍事后勤一直都是相對獨立的。
因此在羅勒先生看來,他沒有太大的必要去參與到軍事方面的事情上去。
羅勒的離開也并沒有引起什么波瀾,會場的眾人依舊帶著沉重而肅穆的表情。
對于該不該出兵布尼亞克南面,革命軍內部有著很嚴重的分歧。
一向在軍事上強硬的斯塔林這一次一反常態(tài)地反對出兵,他給出的理由是現(xiàn)階段革命軍的兵力嚴重不足。
要保證城市的撤離計劃順利進行,他們就需要著重防御北面和西面兩個方向的敵人。
革命軍的105和106縱隊的兵力被嚴重牽制了,也就剩下一個101縱隊和圣殿騎士團可以作為機動兵力。
但是這支部隊要去支援南部地區(qū)就顯得十分局促了。
“敵人在這個方向集結了第一和第二集團軍兩支主力部隊,后方還有個隨時能夠出擊的第七方面軍。”
“我們的人過去并不能抵擋住他們攻勢,即便救出了107和108獨立團也會承受很多不必要的損失?!?/p>
“這一點與我們現(xiàn)階段的戰(zhàn)略任務沖突了,我覺得我們沒必要在不合適的地方犧牲掉我們的有生力量。”
斯塔林的話聽著很冰冷,但這就是最符合革命軍現(xiàn)階段戰(zhàn)略形勢的最優(yōu)選。
革命軍不能為了一時勝利就犧牲掉自己的未來,更何況南下之后還未必能獲得勝利。
上一次革命軍之所以能在奧爾加格勒挑翻帝國的第一集團軍,改造后的機甲部隊就是他們能快速突破敵軍陣線的關鍵。
但現(xiàn)在這些機甲早已在之前的時候就被聯(lián)盟打包上船了,此時的革命軍還剩下什么能對付敵軍機甲的力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