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當鐘樓的時針和分針逐漸走到一起的時候,悠揚的鐘聲從老鐘樓的塔上響起。
守衛(wèi)在門口的哨兵打著哈欠依靠在了城墻上。
夜色茫茫,云層低矮,城外盡是一面漆黑的景象。
忽然間,天空中閃過幾道快速劃過的流星。
這并未在第一時間引起守衛(wèi)的注意,直到這流星劃過了一個曲線之后似乎正朝著他所在的位置襲來。
“嗯,這是……”
睡眼惺忪的衛(wèi)兵眨了一下眼睛,重新看去,頓時就清醒了過來。
下一瞬冷汗就浸透了他的后背,這位哨兵丟下槍就朝背后跑去。
“敵襲!是火……啊?。 ?/p>
還沒等他把話說完,這枚炮彈就已經(jīng)落在了他先前站著的位置。
巨大的沖擊波把他吹飛了出去,半開半掩的城門也被轟掉了大半。
接連的炮擊驚醒了城墻上的守軍,而城外也響起了沖鋒號的聲音。
“同志們沖?。 ?/p>
“烏拉?。 ?/p>
整齊的沖鋒聲伴隨著密集的彈幕從城外傳來,壓得城墻上的守軍根本抬不起頭來,他們只能趁著攻擊的間隙偶爾朝外放兩槍對得起皇帝給的軍餉。
然而他們槍口的火焰還是暴露在了革命軍炮兵觀察員的眼中,放下了望遠鏡觀察員計算起他們所在位置的彈道。
接著幾聲悶響之后,幾枚迫擊炮彈精準地命中了敵軍所在的位置。
城墻很順利地被革命軍給拿下了,帝國軍布置在此地的防御基本被消滅干凈。
說來也是奇怪,帝國軍在守城的時候特別喜歡防守城墻。
除了之前馬爾森指揮的那次奧爾加格勒防御戰(zhàn),其余的時候他們都會無一例外地在城墻布置防守力量。
面對城墻這種狹窄的地形,先不說大口徑的火炮了,就是革命軍自己造的迫擊炮在提前觀察到敵方火力點后都能精準地進行火力覆蓋。
在攻打城墻這件事上,革命軍基本就沒受到過什么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