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大臣稍微點了一下德納蘇蒂斯山脈的事情,這地方可不歸他們海軍管。
能導致格林尼亞淪陷,陸軍在山脈這的防線絕對是出問題了的。
“而且既然敵人能夠迅速地通過有伯國英勇陸軍把守的關隘,那么不光是格林尼亞,東面的奧爾加格勒應該也有可能面對敵人的進攻?!?/p>
“那還不是因為你們那狗屁的作戰(zhàn)計劃,現(xiàn)在三個主力的滿編師都在海上飄著呢,我們哪有那么多兵力去平叛!”
面對海軍大臣的嘲諷,陸軍大臣當即就張紅了脖子反駁起來。
而海軍這邊在被壓制了這么久之后也終于找到了陸軍的一個失誤,當即就瘋狂反撲。
“什么?!”
“你們陸軍竟然說沒兵力去平叛,別告訴我偌大的伯國只有三個師兩個旅的部隊!”
“每年下?lián)苓@么多的軍費都被你們吃了嗎?!”
海軍的反撲讓陸軍大臣一時語塞,他們很快也無理取鬧起來指責海軍不也是貪污了嘛,有什么資格指責陸軍這邊。
然而在貪污這件事上海軍還真不怕陸軍的指責,因為從原理上來說他們還真就一點都沒貪伯國給的這點經費。
因為造船的錢都是他們自己賺的,海軍經商已經是帝國由來已久的一項傳統(tǒng)了。
這幫人壓根就不缺錢,也看不上伯國給的那點經費。
每年的經費他們是真沒動過全都發(fā)給了船員當工資,為的就是在這種事情上去惡心陸軍的人。
兩個軍種的矛盾夾雜著兩個家族的矛盾讓這次的宮廷會議根本沒有做出什么實質上的進步。
格林尼亞已經淪陷快一個星期了,伯國這幫人還是沒吵出個所以然來。
究其根本不過就是陸軍為了補漏洞而故意拖延時間罷了。
之前的作戰(zhàn)計劃就是如此,他們拖了個把月的時間才勉強湊出三個滿編師和兩個旅的部隊。
如果要集結的不是師級或者旅級單位,陸軍的人可能還沒有怎么怕。
團級的部隊上面想要多少,他們當場就能湊出多少。
畢竟團一級的部隊也不需要什么重型火力,一個營的炮兵就已經夠豪華了。
如果是掛著山地作戰(zhàn)的牌子那就更方便了,畢竟山炮可比普通的榴彈炮便宜多了。
然而一到師旅級單位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
按照帝國陸軍的普遍編制,師級和旅級單位是需要配屬機甲部隊和重型火力支援的。
這些大家伙沒一個是便宜的,而且維護費還不低。
這與陸軍軍官們撈錢養(yǎng)自己的需求重合了,最后怎么平衡這一矛盾就不言而喻了。
赫恩-霍夫伯國的爭論還在繼續(xù),直到原本的艦隊都繞過大半個伯國的外海到達了光翎港才算結束。
前來收復失地的部隊終于是到達了伯國的北部,而此時距離格林尼亞被革命軍占領已經過去半個多月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