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的舉動,很快引起了連鎖反應(yīng)。
夏風將出未出,最后,反倒前連已退春風,后接秋冬團光。
一時之間,蘊境大逆,彼此互斥之力若排山倒海般襲卷,劉啟先前蠻力鎮(zhèn)壓維持的艱難平衡瞬間便被打破。
混亂無序的劇烈波動當即在劉啟體內(nèi)盛放,肆無忌憚地橫割而去,欲要毀滅一切。
劉啟依舊一臉淡然。
呼吸間。
骨血深處,似有紫色雷霆若隱若現(xiàn),又見細小的閃電符文勾連顯形,澎湃生機毫不示弱地對沖而去。
混亂的排斥之力源源不斷,猛烈地沖擊著生機屏障,縱然劉啟肉身強橫無匹,還動用了這般強固道軀的雷體秘法,卻依舊被四逸而壓縮集聚的強橫沖擊所傷。
如玉白滑的肌膚表面,就這樣憑空被割出道道細線般微不可察的傷痕。
但劉啟自己卻渾然不覺。
他此刻正專注地引動全力,促牽和柔春風連帶燥悶夏風,遍走全身,行之周天。
夏風在牽引之下,最終強烈一扯,同秋冬團光倏而一散,卻激蕩起一股更為猛烈的大道相斥之力。
劉啟身軀一顫,唇邊不受控制地淌血,但他卻沒時間伸手擦拭。
因為春夏之風,已經(jīng)開始在道軀之內(nèi)流動,春夏依序,竟不見了先前大道互斥的情形,反而顯得頗為契合,只是,猶不能自發(fā)而轉(zhuǎn),尚需劉啟來以外力催動。
劉啟就這樣一邊體悟春夏之風的聯(lián)動,一邊籠住四株寶藥留存的靈緣洪流。
而秋冬之風,他已實在顧暇不及,分出的些許力量,僅僅足以將兩風團光封在丹田之內(nèi),至于團光一刻不歇向外波散的排斥之力,便只能用身體硬抗。
所以,他身上傷痕越來越多,越來越大,也越來越明顯,甚至已經(jīng)開始滲出絲絲鮮血,沾濕衣衫。
但劉啟依舊平靜如止水,就這樣坐視春夏之風流轉(zhuǎn),秋冬之風肆虐。
不知過了多久。
他終于再度出手。
將大股靈念自春夏之風上抽出,僅留幾縷維持其流轉(zhuǎn),而后,悉數(shù)投諸于蕭瑟秋風之上。
依樣畫葫。
意與之同頻共振。
這一次,嘗試的時間,明顯要長于剛剛燥悶夏風那次。
不過,這倒并不是因為,劉啟本身對于兩種巽風之力的體悟有差,而是因為,他此時神魂之力的消耗過大,以至于影響了意境體悟的催展。
但好在,總歸還是成功引著秋風緩緩與冬風分離,逐漸與周天流轉(zhuǎn)中的夏風接壤。
說來簡單,做起來卻殊為不易。
他必須凝心定魂,看準了周天軌跡,找準了春夏兩風的位置,只讓蕭瑟秋風串聯(lián)其后,而不可令其與春風牽扯聯(lián)結(jié)不清,亦不能逆轉(zhuǎn)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