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端著兩碗飯,遞給王翠一碗,坐下看著幾人,滿眼好奇的問道:
“是那個前些天,來咱們鋪后院的那個丫頭嗎?”
見王翠點(diǎn)頭,張氏又開始激動說道:
“那丫頭是個俊俏的,待人還有禮貌,還做的一手好桂花糕。。。?!?/p>
說著又看了眼王平,想了想,隨即又嘆了口氣:
“可惜。。。不然咱們還能給平兒撮合撮合。”
張氏倒不是對伶人的身份有偏見,可王平眼下已是秀才身份,等日后若考的更好了,這種身份對于兩人都是一種麻煩。
“哎呀,娘,我才十三歲,你就是瞎操心,有這功夫還不如替姐姐想想呢?!?/p>
王平越聽越不對勁,趕忙就將目標(biāo)甩到了自家親姐身上,王翠一愣,捏著筷子咬牙切齒的瞪了王平一眼,便捂住了耳朵。
“你這孩子,好好吃飯!”
張氏氣笑了,一把拉下王翠的胳膊,嗔怪說道。
“哈哈,倒也不必著急,年關(guān)將至,閣里的明月露也賣的差不多了,這事你們明年在盤算便是?!?/p>
白掌柜笑呵呵的打斷,幾人又說起了明月閣的生意,這幾個月他們賺了不少,柳家的分成也被退回來了一半,王平又把這一半讓丐幫買成米面送了出去。
算了賬,除去租店院的成本,幾個月的功夫,也賺了六七百兩,接近一個月二百兩的利潤,至于當(dāng)初被韓清遙買去的明月寶盒如意露,王平在對方臨走的時候,具都裝到了送的木箱里,還給小丫鬟巧兒留了話,想來回能看到。
照這樣下去,等明年就可以把一家人都接到府城了,奶奶這一輩子還沒怎么逛過府城呢,有了條件,也得讓老人家親眼看看這繁華府城,等日后宗翰年紀(jì)大一些,也可以來府城請個夫子啟蒙,起點(diǎn)也會比當(dāng)初的王平要好上不少。
聽著王平的盤算,張氏一時有些愣神,看著自家兒子,眼中滿是驕傲,從王家莊到積元縣,再從積元縣到慶州府,一路走來,現(xiàn)在的生活張氏之前想都不敢想。
以前她談起慶州府,那就是遠(yuǎn)在天邊的地方,現(xiàn)在她卻能從容去買菜,賣明月露,在府城中干一些府城里的人干的,這對她這種農(nóng)家女子,對心里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府城人又怎樣,大家都是挺和善,爹生娘養(yǎng)的平民老百姓,也沒高人一等嘛。
張氏心中想著,不由得憧憬起來,若是有一天能跟著平兒去看看長安多好,他們大宣的皇都,百姓比府城還要多,各種長相不同的人,各種好的吃食,各種美麗的東西,想來應(yīng)該很好吧?
接下來的日子過得飛快,孫老頭其中又來了一次,這次孫老頭紅光滿臉,小虎子扛著麻袋,哼次哼次的,擦著汗臉上滿是喜色。
很快,日子就來到了臘八這一天,過了臘八便是年,王平抽空,還特意去丐幫的住所看了一眼,就在城西頭,離孫老頭他們的院子不遠(yuǎn)。
趙老頭還行,沒有給他省錢,丐幫幾個院子連在一起,都盤了火炕,制了新衣,王平讓人卸下肉米,看著一群眼神炙熱,要感激涕零的乞丐,心里不是個滋味。
拉著趙老頭詢問了他,要不要跟著自己去積元縣,趙老頭笑著擺手,讓張山峰去就行了,自己要留下來看著這一群孩子,過他們乞丐生涯的第一個年節(jié)。
喜歡科舉:古代農(nóng)家子的宰輔之路請大家收藏:()科舉:古代農(nóng)家子的宰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