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臣心思不一,而位處前方的魏錚,聞言蹙眉轉(zhuǎn)頭看了一眼,這崔御史突然彈劾,是他沒有想到的,不過眼下既然發(fā)言了,也正好,順便把這個問題解決好了,若是牛達所說不需,也正好還平山縣男一個好名聲。
魏錚只是回頭看了一眼,又轉(zhuǎn)過頭板板正正的站在原地一言不發(fā),身旁蕭靖遠看了眼魏錚,又看了眼戶部尚書戴晝眼中若有所思。
另一邊,武將隊列里,程明虎瞅著那御史,手肘碰了碰牛達,“小聲”開口問道:
“老牛啊,這小子被御史彈劾了,你就不出去幫幫忙,說上兩句?”
“乖乖,買個酒,寫個話本,帽子扣的還挺大?!?/p>
程明虎有些咂舌,而在兩人身前,李玨無奈的轉(zhuǎn)頭看了程明虎一眼,卻也沒有說什么,在程明虎身后,皇甫懷德戳了戳程明虎開口道:
“咋的,那小子還和老牛認識?”
“不過那酒確實好喝,你家還有沒,給我整兩壇,你家二小子不是在讀書嘛,我拿個教書先生跟你換?!?/p>
“滾滾滾,換個屁,誰說我家有了,那是人家老牛認識,關我屁事,我家怎么可能有?!背堂骰⒁话驼婆牡艋矢训碌氖?,沒好氣的道,一說起讀書那小子讀話本的樣子,就讓他生氣。
“你那貔貅性子,你家住老牛對面,老牛家有你能忍住不要?”
皇甫懷德嗤笑一聲,悻悻的轉(zhuǎn)過頭去,就見朝堂之上的眾人都望著自己,愣了愣,便清咳一聲,轉(zhuǎn)過頭去一本正經(jīng)的裝作什么事都沒發(fā)生似的。
看著程明虎和皇甫懷德一本正經(jīng)的“裝死”,眾臣皆面部抽動了一下,很快又恢復了正常。
這兩人在大殿之內(nèi)說話,看似聲音壓的很低,實則兩人的大嗓門一個比一個粗,若是正常說話,二人都是能嚇得長安城小兒夜啼的存在,現(xiàn)在在這大殿之內(nèi)說“悄悄話”,眾臣是想不聽都做不到。
御座之上,宣帝有些無奈的瞪了兩人一眼,轉(zhuǎn)頭看向殿中那位發(fā)言的御史,關于那“醉江湖”以及“神雕俠侶”之事,思無量和青泰謹兒已有稟報。
眼下這節(jié)骨眼上,王平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朝中大員除了個別之人,其他大多人都有家產(chǎn)生意,這都是默許之事,之是眼下王平若是真如這御史所言“與民爭利”,那便有些麻煩了。
這小子,這才給他封爵,就給他惹出麻煩,而且剛封爵若真處置于他,未來這小子還如何行走于朝堂。。。。
宣帝心中有些微惱,可念及王平的眾多功勞,還是打定主意將此事安穩(wěn)處理下來,至于王平若是真的犯錯,以后有的是時間處罰,頓了頓,宣帝便看向孔達,開口淡淡的道:
“既然李卿彈劾平山縣男之話本,讓京師子弟誤入歧途,貪戀玩物,孔師作為國子監(jiān)祭酒,對此可有話說?”
國子監(jiān)作為大宣最高學府,祭酒之職更是掌管一國教化之事,既然李御史說王平的詩耽誤教化,那就讓負責教育一道的泰山北斗,對此事評價一下。
昨夜他聽青泰說,此話本雖是趣讀,可立意和內(nèi)容都寫的是忠君愛國,家國大義,質(zhì)量更是上乘之選,想來孔達也會口下留情。
而這也是宣帝想要保王平的理由之一,畢竟這小子雖然懶散,但對大宣的貢獻可他可都記下心里,就算孔達絲毫不認可這種話本之說,局勢也已經(jīng)被他掌握,眼下王平也不過才十六歲。
只要把重點聚焦到話本之上,眾人也說不出理,畢竟少年人玩心大,才華又不低,京城之中那幾首詩到現(xiàn)在還流傳著,年輕人要想寫話本揚名,本就沒什么錯。
而且。。。若是真論關系的話。。。。
孔達和王平雖沒見過面。
可兩人的關系,卻并不一般。
宣帝淡淡的看向孔達,眾人也隨之將目光投了過去,孔達作為儒家大儒,半生都在追尋孔門真理,不過此人對于治學態(tài)度嚴謹,這種話本娛樂,想來是不會被孔達所喜。
而就在所有人等待孔達摒斥話本之時,孔達卻一反常態(tài)的頓了頓,良久。。才往外邁出一步,嘴角浮現(xiàn)出一抹笑意,手持著笏板認真的回道:
“陛下,老臣認為這話本。。。。很好?!?/p>
“很好?”
宣帝微微有些訝異,朝中眾人也一時愣竟有些愕然,若是這話從其他人嘴里說出來,他們倒不會覺得有什么,可這話從孔祭酒嘴里說出來倒是十分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