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在殿內(nèi)眾考生思索的時候,王平已經(jīng)提筆落墨,在考卷上寫了有一會兒了。
眾考生之前,禮部尚書崔顥看了眼李昊,又看了眼王平眼皮動了動,此子雖不是世家子,但卻能在如此重要的場合臨威不亂,從容落墨,倒是氣度不凡才能更高。
腦中想起李衛(wèi)曾說過的話,崔顥心中有了決定,等殿試結(jié)束之后,拉攏拉攏此子,倒也未嘗不可。
不過到時還要看他的排名如何,若是一般人,可不至于讓他們李崔兩家親自出手拉攏。
即便之前幾次科考,他考的再好,那也無用,這天下間能的英才,世家見多了,大多聲名顯赫的天才,最終也不過曇花一現(xiàn),最終變得寂寂無名,泯然眾人罷了。
至于李昊賭輸一事傳遍長安,這可根本算不得什么大事,就當(dāng)給小輩一些歷練歷練罷了。
他心中雖有猜疑,今年殿試皇帝和太子竟然皆都到了,這次科舉可能會有些不一樣,可這疑惑也僅僅只是片刻就被壓下,禮部主持科舉都多少屆了,皇帝和太子出面想來只是收買人心罷了,算不得有什么新奇。
畢竟這天下正是用人之際啊,皇帝想光靠那些泥腿子幫他,真是可笑。
崔顥淡笑著朝著宣帝和太子拱了拱手,瞥了眼李昊,便徑直從殿前走到了殿后。
宣帝見狀,淡漠的掃了眼崔顥的背影,朝著太子韓承乾微微仰頭示意,不管今日這群考生考的如何,待今日之后,這次殿試?yán)锏念}目,也必將引起一場曠日之久持久的風(fēng)暴。
這天下諸多事,世家之疾必須該解決了,傷筋動骨也比病入膏肓要好的多。
宣帝微微垂眸,眼中堅決之色一閃而逝。
太子韓承乾點頭,也同樣朝著宣帝拱了拱手,便在考場之中轉(zhuǎn)了起來。
一時間本就苦思冥想破題之法的考生,感覺到太子來到身邊,心下更加緊張了起來,有那心態(tài)不好的,當(dāng)即滿頭大汗,提筆的手都瞬間劇烈抖動起來。
韓承乾笑笑,知道考生緊張,也不再過多停留,很快便向另一處走去。
此時殿試剛開始不久,落筆的人數(shù)并不算多,當(dāng)然春闈榜前三的這三人,卻人具都動起了筆,并且看著絲毫不亂,頗有一種鎮(zhèn)定自若的態(tài)度。
韓承乾看了眼劉周,知道他是江南道的解元,便走上前瞧了一眼,這第一道策論題,劉周答的還算不錯。
這草原之疾,確實是要以雷霆手段方現(xiàn)菩薩心腸,而且平定之后,這遷民融合,消磨宗教的觀點,倒是讓他眼前一新,一時不由得點了點頭。
劉周同樣察覺到了太子在身旁,只不過他雖心中緊張,但身子卻是鎮(zhèn)定無比,自顧自的提筆落墨,直到韓承乾離開,他才緩緩松了口氣。
一旁,韓承乾隨意看了眼李昊便離開了,世家的觀點,總是那樣,策論答的四平八穩(wěn),觀點都有,卻毫無新奇之意,且之觀點有一定的偏向性,世家大族在其中太過顯眼,并不是他和父皇想要的策論。
眼下,這春闈前三里,就剩最后的一個王平還沒看了,而王平,就是他在這些人里最為好奇的一個。
從當(dāng)年的火炕鐵爐到如今,他的消息韓承乾一直都了解。
父皇對他的看重更是不一般,他倒是有些期待,眼前這個比他還要小一些的年輕人,會對今年的策論做出一張怎樣的答卷。
韓承乾緩緩走近王平,眼神上下打量了眼王平,面如冠玉,氣宇軒昂,這長相氣質(zhì)不錯,滿意的點了點頭,又順著朝卷面看去。
只是這一看,韓承乾臉上的笑容卻緩緩僵住,緊接著震驚之色陡然布滿在臉龐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