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攤著手一臉無奈:
“大哥,只能等明日了?!?/p>
說著就在王祥未反應過來之前,拿起書包就往后院里跑去。
這書包還是張氏給他縫的,自從在鎮(zhèn)上有了鋪子,來回書院帶著書包比書箱省事方便。
家里的筆墨紙硯雖不是質(zhì)量太好的,但也樣樣不缺。
看著王平躲進屋子看起了書,王翠才悻悻的拿著菜梗回了廚,路上還被王祥拉著,指著一段狗刨的字問道:
“小妹,你看這是不是,要挑淑女,君子好求?!?/p>
……
次日一早,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幾個不曾露面很久得到秀才功名的學長也再次出現(xiàn),幾人謝過諸位夫子之后,便受山長相邀看起了,童生班的學弟給他們準備的臨別節(jié)目。
從王平扮演的小學子拜師開始,再到周墨軒的搖頭晃腦的誦讀,再到安青嵐的挑燈夜讀,再到縣試,府試,院試,一路過關(guān)斬將。
自信得意,少年意氣,一時勾起了幾位中年秀才的回憶,臺上的畫面一變再變,最終那學子考得進士,金榜題名,也寓意著他們此行必將圓滿。
幾人的嘴角顫了顫,手掌不自覺就抓緊了手邊的扶手。
這時,眾童生班的學子們一擁而上,很快就拍好了對于,對著臺下拱手作揖朗聲道:
“愿我白鷺書院,日益隆盛,源遠流長,祈諸學長皆能金榜高中,得償所愿?!?/p>
臺下掌聲響動,幾位秀才也笑著感激的鼓掌。
等幾人快走出書院門口時,兩側(cè)站滿了以童生班為主的學子們,一曲歌謠也在他們口中唱起:
“長亭外,古道邊?!?/p>
“芳草碧連天……”
路旁的柳條隨風而動,夾雜著稚嫩的童音,仿佛將他們帶到了,那個還在書院上學的年月。
這一刻淚眼朦朧,如春雨撫平干涸,良久不中帶來的麻木也隨風而逝,取代它的是逝去已久的初心。
“學弟們,咱們山高水遠,后會有期!”
秀才學長一抹眼角,十分豁達的一拱手,便大踏步離去。
左韌松臨走之時,還笑著揉了揉王平的腦袋,小聲笑著道:
“這歌不錯,但下次不許唱了?!?/p>
“整得怪哀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