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退兵以后,大宣也沒有任何懈怠,為了防止如此多的敵軍擾亂百姓,程明虎和皇甫懷德在宣帝的指示下,
親自率兵跟在草原大軍身后,準(zhǔn)備把草原大軍送離大宣邊境以后,再由程明虎領(lǐng)兵留下,親自駐扎在寧州城,守住大宣邊境。
而在此時的長安城中,百姓們又開始漸漸出現(xiàn)在大街之上,往日空蕩蕩的街道之上,也漸漸恢復(fù)起一絲的煙火氣。
對于王朝的興衰,百姓們更是有著最為直觀的感受,往日嘴巧舌辯的讀書人們,在此時的長安里,也滿臉羞辱和憤慨,被一群蠻夷逼到城下斬白馬盟誓,這對于大宣的子民來說就是恥辱。
由于大宣的強盛,百姓們平時對于異族番邦,總是有一種高人一等的心態(tài),可今年大宣遭遇如此重創(chuàng),數(shù)萬同胞慘死異族腳下,敵軍一路走來,破城殺人,讓同為百姓的人們感同身受,也心生恥辱憤怒之意越加重。
而同樣的,在此次戰(zhàn)爭之中,那些英勇表現(xiàn)的軍士們,已然成為百姓們所稱贊的勇士,其中莫過于最有名的,就是他們大宣的長平王——韓震。
長安城內(nèi)街邊的某處巷口,圍聚著不少的過路百姓,一年老的老儒生坐在茶攤邊的樹下,說起這個口中毫不吝嗇贊美之詞,說到激情處,
老儒生止不住的咳嗽起來,有漢子從一趟溫存的茶壺里,倒上一碗桂花水遞過去,老儒生接著喝過,才漲紅著臉的說起了右吾衛(wèi)大軍如何如何的英勇。。。
只是說到最后,老儒生眼中涌現(xiàn)出一抹擔(dān)憂,轉(zhuǎn)頭望著長平王府的位置,沒來由的也學(xué)起了城中那些禿驢的樣子,雙手合十虔誠祈禱一句。
“阿彌陀佛……”
昨日,長平王重傷被抬進城,許多百姓都看的清清楚楚,這一日就連他們大宣的陛下,也放下了手中的政務(wù),與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一同出了皇宮,前往長平王府。
而在此時的長平王府之中,御醫(yī)來回穿梭,宣帝沉著臉破天荒的緊張的來回踱步,孤獨伽羅攙扶著身軟的長平王妃,
在幾人身后,太子韓承乾牽著堂弟韓承平的小手,這小小的孩子,明明擔(dān)憂害怕的要死,可依舊緊緊繃著臉一言不發(fā),紅著眼望著屋內(nèi),不肯離開一步。
而在院外,幾個皇子以及將軍文臣,皆等在門外,時不時的往屋內(nèi)望上一眼,讓氣氛變的越發(fā)壓抑。
韓清遙跪在屋外,滿心不安的等待著屋里,太醫(yī)院幾個太醫(yī)最后的消息。
不知過了多久。
在眾人擔(dān)憂的目光中,木門被緩緩打開,太醫(yī)院院丞華寧塵對著宣帝拱了拱手,開口說道:
“陛下,長平王請您和郡主進去?!?/p>
宣帝一愣,點了點頭,便朝著屋內(nèi)邁步走去,而長平王妃朝著屋內(nèi)望了一眼,又開始低聲啜泣起來,韓清遙擦了擦眼角的淚水,點了點頭,便跟著走了進去。
屋內(nèi),草原的氣息彌漫,幾個太醫(yī)滿頭皆大汗淋漓,幾人見到宣帝進來,剛要彎腰行禮,便見宣帝蹙眉一揮袖袍,開口問道:
“不用行那些虛禮了,朕就問一句長平王傷勢如何?”
長平王是為了他的江山,才受如此重的傷,不管怎樣他都把堂弟救回來。
“陛下。。?!?/p>
“這。。。”
“這。。?!?/p>
見宣帝發(fā)問,幾個老御醫(yī)對視一眼,皆有些吞吞吐吐,宣帝見狀眉頭緊鎖,轉(zhuǎn)頭對著身后的華寧塵問道:
“華太醫(yī),你說?!?/p>
華寧塵拱了拱手,看向長平王的方向示意了一下,暗暗搖了搖頭,開口回道:
“陛下,長平王醒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