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這硯臺的話……”
那伙計左右看了一圈,見周圍沒人才低聲在兩人耳邊輕聲說道:
“至于這硯臺,要是可以就在河里找塊石頭,稍微打磨平整一些就可以用了?!?/p>
說完,又直起身子,笑著看向兩人。
“兩位意下如何?”
王有發(fā)不懂這些,只好看向王平,王平粗略的算了下紙至少也得三四刀,毛筆也要買一支,那斷裂的墨條想必以后也未必有此等機會,也要買幾個,還有三本啟蒙書,就算他不買硯臺也要花費一兩多銀子。
可王家一年交完糧稅才能剩下幾兩銀子,王平想著就一陣牙痛,怪不得古代不過農(nóng)人家就算是寒門也難出貴子。
這才啟蒙就花費這么多,你想讀到進士不說能不能考到那一步,光花費的銀錢可能就能把你底褲都給扒了。
王平搖搖頭,向那伙計說了聲抱歉后,有些不好意思的詢問對方有沒有其他的書鋪。
貨比三家嘛,那伙計倒是習以為常,告訴兩人其他書鋪的位置,待兩人走后又重新走回了門口。
這時,書鋪的掌柜走過來看一眼好奇的問道:
“剛才那對父子呢?”
“回掌柜,兩人準備去其他書鋪看看,想著能不能便宜一點吧。”
掌柜點點頭,回到柜臺后繼續(xù)撥弄著算盤,又想起什么對著伙計叮囑起來。
“他倆要是一會還來得話,以后有那些質(zhì)量稍差的就給他們留點吧。”
“農(nóng)家孩子讀書,不容易啊…”
又在縣城剩下的書鋪轉(zhuǎn)了一會,王平腿都酸了,王有發(fā)也滿臉苦笑。
好嘛!這價格一家比一家夸張,你別說底褲了,你就算身上有一塊布,都算人家沒扒干凈。
兩人又回到剛才的書鋪,那伙計見到兩人間臉上沒有絲毫的意外,幾番交談過后,為兩人包好了需要的東西。
一共1兩又二百五十文錢,王平和王有發(fā)肉疼不已,就在臨走時那伙計又告訴兩人掌柜說過的話。
兩人一臉感激的連連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