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人生的巔峰,王平卻也看到了紅著眼的師娘吳氏懷中捧著的木牌靈位。
王平騎著馬怔怔的路過,他回想起當初王耀的猶豫回答,已經(jīng)確定李夫子可能真的走了。
這一刻王平只感覺渾身的精氣神被抽離了一般,整個人僵在原地,年少時啟蒙的點點滴滴,李夫子的英容相貌在腦中翻涌,仿佛如同昨日一般。
王平一時間悲喜交加,心里的情緒卻也變得尤為復雜起來。
朱雀大街上的鑼鼓喧天,百姓們的歡聲吶喊,王平騎著馬在前呼后擁中,路過一座座閣樓,兩側(cè)閣樓上的姑娘揮著團扇手絹,不斷的吸引著進士們的注意,她們舉起纖纖玉手,花籃中的花瓣如雨落下,被夏風一吹,紛紛揚揚的撒在長街之上,花雨滿天,襯托著王平仿佛謫仙人下凡一般。
可此時王平心里在想什么呢?
究竟是六元及第,被封青山縣子的榮耀與激動,還是啟蒙夫子駕鶴西去,未能見到最后一面的遺憾呢?
又或者,兩者都有?
朱雀街前花雨飛,
六元冠蓋動京畿。
團扇遮面爭擲果,
誰見青衫淚暗垂?
金鑾唱罷瓊林晚,
猶記寒窗夜讀時。
夫子杖藜敲北斗,
今扶棺槨臥春泥。
跨馬游街過后,便是瓊林宴,從東華門到瓊林苑這一路上,長安的百姓簡直把王平當做了下凡的文曲星。
當連中六的牌坊出來后,更是將氣氛推到了高潮,百姓們自古便喜歡窮小子變宰相的故事,更別說王平還真是一位出自慶州府的農(nóng)家子。
尤其是這么一位農(nóng)家子,還對百姓和朝廷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今日百姓們更是聽聞,這造紙術(shù)和印刷術(shù),讓他們的后代也有了讀書識字的本錢,百姓們瞬間就激動了,一個個手持香火,更是跟著王平對著王平焚香而拜。
父母們讓自家子女騎在頭上,自己手持著香燭,在擁擠的人群中擠來擠去,就是為了讓自家子女多沾上一些文曲星的喜氣。
自東華門到瓊林苑路途并不長,可直到走到瓊林苑卻是整整花了三個時辰。
饒是花了這么長時間,眾多新科進士也都是意猶未盡。
瓊林苑占地不小,時至夏日景色正是優(yōu)美之時,門口有專門官員宣了一下宣帝的宴席賞賜,便領(lǐng)著王平和諸進士進了苑里。
這瓊林宴的目的,一是為了顯示恩榮,二是為了交際。
劉周坐在王平身邊的席位上,看著王平心情不佳,也就幫忙擋住了那些前來敬酒的其他進士。
不一會兒的功夫,安青嵐幾人也過來了,幾人知道李夫子去世后,也沉默了片刻,一人拍了拍王平的肩膀,便站在王平身邊,幫忙擋起了酒。
日頭西下,王平才收拾好心情,起身離席,擠出笑容朝著幾位主官敬酒。
這幾位主官之中,聽周墨軒介紹,最大的便是左右兩位仆射了,大宣沒有宰相,左右仆射便已經(jīng)與宰相無異了。
除了左右仆射,還有戶部尚書戴晝,禮部尚書崔顥,和吏部尚書李衛(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