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太子殿下駭人深邃的眼神,公輸炮明顯愣了一瞬,隨即挺起胸膛上前一步,聲音洪亮地回道:“回太子殿下,按眼下的工序,工坊里的工匠分三班輪換,日夜不停趕工,每日可出此等白紙兩千張!”
“兩千張?”韓承乾失聲驚呼,雙手猛地攥緊,指節(jié)都泛了白。他原本以為能日產(chǎn)數(shù)百張已是天方夜譚,畢竟以往造同等質(zhì)量的黃紙,一個工坊耗盡人力物力,旬月也未必能得千張。
公輸炮臉上帶著掩不住的自豪,又補充道:
“這還只是初試水,用料和火候都還在磨合。若是再添兩座窯爐,多調(diào)些熟手過來,屬下敢保證,月產(chǎn)十萬張不在話下!”
“若是再能與郎中大人所說一般,繼續(xù)精進(jìn)工藝技法,多開設(shè)幾所大型工坊,還能更多不少!”
“好好好。。。。。?!?/p>
“那一張紙有多大?可是與我手中這紙一般大?”
韓震乾怔怔的點了點頭,隨即頗為緊張的繼續(xù)追問道。
紙張的大小是非常重要的,一張大紙足夠裁成數(shù)張小紙,若是自己手里這這種大紙,完全可以裁成四五張用作刊印的書紙。
公輸炮搖了搖頭,韓承乾見狀一驚,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不是這般大紙的話,小紙也可以,畢竟這紙張的質(zhì)量和造價比起草紙要好上太多,只是產(chǎn)量太低的話,這普及紙張,還是任重道遠(yuǎn)啊。。。。。。
公輸炮此時可不知道,韓承乾心里在想什么,只是看著韓承乾略顯緊張的神色,他心里也猜到了一些,拱了拱手,轉(zhuǎn)身抬手指著不遠(yuǎn)處的窯爐里,咧嘴一笑,爽朗的道:
“太子殿下莫憂,窯爐產(chǎn)出來的紙張,與您手中這種紙,確實不是一般大小,因為您手中這紙,乃是窯爐產(chǎn)出的紙截裁成四份之后的其中一份罷了?!?/p>
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也就是他手中這種紙,如今可以一天生產(chǎn)8000張。
整整8000張紙啊,足以編纂多少萬言書。
韓承乾松了口氣,低著頭望著手中的紙,臉上又涌現(xiàn)出滿滿的喜色,而在他身旁,幾個太監(jiān)滿眼不善的盯著公輸炮,這個家伙,說話就不能一次說完,害的太子殿下心緒翻涌的。
這時,王平轉(zhuǎn)頭看了幾個太監(jiān)一眼,幾個太監(jiān)又飛快擠出一絲笑容,諂媚的點了點頭。
瞪公輸炮可以,若是瞪王大人,他們可就是自尋死路了,誰不知道陛下和太子殿下極其看重王大人,現(xiàn)如今有了新紙,王大人怕是要更受看重了。
握著手中的紙,看著窯爐里不斷產(chǎn)出的紙張,韓承乾只覺得胸口像是被一團熱氣堵住,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低頭看著手中那張雪白的紙,指尖劃過平滑的紙面,眼前仿佛已看到無數(shù)寒門學(xué)子捧著紙卷苦讀的模樣,看到藏書樓里堆滿典籍、市井間孩童拿著紙筆畫畫的景象。
“好……好??!”他猛地拍了下王平的肩膀,眼眶又熱了:
“日后只要是學(xué)子用紙,必然少不了這新制,王平你的名字,必將會被感念傳頌!”
“王平,你這一手是要在史書上刻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王平笑著搖了搖頭,看著場中的眾人說道:“太子殿下過譽了,這是工匠們合力的功勞,我只是提出個理論罷了?!?/p>
“而且,只是這紙還能再精進(jìn),若能尋到更好的漂白法子,產(chǎn)量還能再往上提提?!?/p>
公輸炮立刻接話:“大人說的是!屬下已經(jīng)依照大人所說,派人去搜羅各地的草木灰、石灰,還托人打聽海邊的鹽堿,定能琢磨出更好的方子!”
韓承乾看著眼前熱火朝天的工坊,聽著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規(guī)劃,忽然放聲大笑起來,笑聲里滿是暢快與憧憬:
“好!有你們這句話,本太子這就回宮稟明父皇,讓工部全力支持你們!我大宣的文道盛世,就從這一張張白紙開始!”
“你們做出的貢獻(xiàn),朝廷定重重的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