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發(fā)早早的就坐上驢車往柳鄉(xiāng)鎮(zhèn)鎮(zhèn)的路上,王英雄和王老頭則開始了一如既往的胰皂制作工作。
經(jīng)過昨天一家人這么一算,銀子的壓力又久違的出現(xiàn)了幾人的身上,這天還沒亮,兩人一人研磨著豬胰子,一人攪拌著草木灰,不一會的時間就疊起了一大堆的胰皂。
眼下雖是開春,天氣還是有點涼的,燒火炕的草桿都是去年秋收時留下的,本來王老頭想著留一部分直接在田里燒了的,可被王平勸著留了一部分。
剩下的草桿倒是起了大用處,在冬天時火炕燒去了一部分,現(xiàn)在也還剩下一些。
為了能趁早變干,賣更多的錢,王老頭稍稍的燒了一些草桿,就讓王英雄將制好的后院搬到了后院的一個小土炕上。
這土炕也就半人高,四周還有通風口,是冬天養(yǎng)的地方。
剛把東西搬進去不久,王祥就火急火燎的跑了進來。
“爺爺,爺爺,長貴爺爺帶著一幫人來了?!?/p>
王老頭一驚,也顧不得制作了,趕忙擺手讓王英雄停下后,就把制作好的胰皂直接塞到了王祥懷里,讓他抱去王平屋子里。
王平今早卯時便起了,又在院里做了一些奇形怪狀的動作,才回到屋子了看起了書。
王平是讀書種子,這是整個王家莊都知道的事了,老百姓們對讀書人有一種天然的濾鏡和敬畏,所以王平讀書的屋子也沒人敢進。
就算在家里,趙氏幾人每次送水食也是極為小聲的。
等到王祥帶著一大筐的胰皂敲門走進王平屋子,王平的眼神都帶著些許錯愕。
“堂哥,你這是?”
“平兒,這胰皂放你書桌底下了,我還有事就先走了?!?/p>
說著就把胰皂往桌下一擱,隨意的拿了些東西一遮,又飛速的跑了出去。
王長貴帶著幾個王家莊有名望的老者來找王老頭的目的也沒別的,之前因為火炕的事得到了朝廷嘉獎,就連王家莊今年的親事都成了好幾對。
這不說王家莊,那在十里八鄉(xiāng)那也是頭一份,這種榮譽可必須得記下來,好讓后人瞻仰。
作為王家莊的里正,王長貴覺得必須身先士卒,就帶著人來找上了王老頭,畢竟火炕之法是從王老頭一家傳出去的。
等到王祥追出去的時候,王老頭一行人已經(jīng)來到了村口,元宵時留下的火堆印還依稀可見,幾個老人又是指指點點,又是讓村里懂些風水的老人,一陣翻黃歷。
最終定在了三天后。
去王平二姑家的日子也只好再往后挪幾天了。
這天一早,整個王家莊的男女老少都早早的起了,又是燒香祭祖,又是誦經(jīng)納祥,老老少少的跪成一片,望著那個被豎立在村口大樹下的石碑目光激動。
王平一家也在其中,而作為這次能被嘉獎的最大功臣,王平的名字赫然被刻在了其上,不只有王平,王平一家的名字也都被極小的刻在了上面,而其他的莊戶不過是家主名字才能被記錄在側(cè)罷了。
隨著主事的老人一聲令下,眾人齊齊拜倒,或許多年以后這能成為后代們緬懷先輩的一種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