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不在。”
“我爹也不在。”
“……”
“哈哈,這不正好嗎?咱們哥幾個今日便一醉方休,不醉不歸啊。”
“程大傻,你還會說上成語了,招笑……”
幾個公子哥勾肩搭背,有說有笑的進了青樓,身旁的百姓紛紛如見瘟神般避開,唯恐躲之不及。。。。
有道是虎父犬子,這幾個國公之子,在長安城里,可謂是臭名遠揚,倒白白折損了父輩的英雄之名。
下午時分,
皇宮之中接連幾道圣旨傳出,城外大營里,程明虎和皇甫懷德皆披甲持械,各自領(lǐng)著一萬精銳,朝著長安城外的兩個方向,匆匆趕去。
霎時間,京師震動,可很快,便又被平息下來,按照御史臺給出的說法,此事只是外出拉練,讓百姓莫要慌張。
某處告示牌前,御史臺大夫魏錚,喬裝望著周圍議論不已的百姓,轉(zhuǎn)頭看向皇宮的方向,嘆了口氣,漸漸消失于人群之中。
慶州府城。
府衙后院。
衛(wèi)知府握著手中的文書,正靜靜的看著,在其左手邊是慶州府通判周河,右邊則是慶州府錄軍參事張歸,以及柳夫子和老學政。
良久,衛(wèi)知府將文書遞給周河,望著柳夫子開口道:
“柳先生,這番猜想可是先生自己預(yù)測的?”
柳夫子搖了搖頭:“此猜想并不是老夫若所想,不過知府覺得此事有幾成可能?”
“幾成可能?”
衛(wèi)知府轉(zhuǎn)頭望向張歸,張歸抬頭與柳夫子對望一眼,聲音有些低沉說道:
“以下官之愚見,眼下此事發(fā)生,足足有四成可能,不過,對于邊軍的戰(zhàn)力,本官并不清晰,還需要問過蘇校尉才能確定下來?!?/p>
“蘇校尉?蘇烈?”
柳夫子眉頭一皺,有些詫異的開口問道。
“不錯,正是蘇烈蘇校尉?!?/p>
“小蘇此時不應(yīng)該在邊軍嗎?何時回來的?”
柳夫子當年高中之時,蘇烈還只是一個孩童,后來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柳夫子對蘇烈有解惑引薦之恩,后來聽說這孩子去了邊關(guān),只是不知現(xiàn)下為何出現(xiàn)在慶州府。
“柳言啊,我看你是閉門不出久了,連邊軍輪換之事都忘了,三年前蘇小子便已經(jīng)調(diào)回慶州府了,這事你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