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鞆拈T口進來的時候,張氏便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跑了過去,問道:
“咋樣,平兒這次第幾???”
張?zhí)炜戳送跗揭谎?,笑著道?/p>
“夫人放心,恩公乃甲榜第一。”
王平注意到張?zhí)斓难凵?,有些欲言又止,不過王平大致也能猜到一些,怕是貢院門口那群考生依舊在罵他變態(tài),禽獸之類的……
可他也沒辦法,他不是巨人,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作為花間派的鼻祖,近乎創(chuàng)造了花間詞巔峰的人物,對詞壇的影響,影響了后代無數(shù)詞人,這種人的巔峰之作,豈是凡品?
男子寫閨怨詩,超過大部分女詞人,這才是變態(tài)。
至于于謙于少保,能當上宰相,又豈是什么等閑之輩,這首《石灰吟》不單是他的最有名的一首詩,還是他人生的真實寫照,這位行動與思想的巨人,王平只不過是沾了一點光罷了。
若是這一詩一詞出面,別說熙和元年這場鄉(xiāng)試,就是放在那前面龍虎榜,也未必能將其從榜首位置爭下來。
所以取得這鄉(xiāng)試詩賦試第一的成績,王平并沒有半點驚訝,只是平靜點了點頭,便又回了院子里。
下一場是策論考,只要他下一場發(fā)揮能在前三之列,今年這場鄉(xiāng)試的頭名之位,便就只能是他了,連中四元的機會近在咫尺,此時才越要精心,不能散亂。
王平回了院子繼續(xù)看起了大宣各地的時策政令,這也是組建丐幫的好處之一,逍遙子這家伙四處飄蕩,神龍見首不見尾,前幾日才讓人把收集好的冊子送過來。
要不是時不時的需要派人過來要銀錢,王平都不知道這家伙是死是活。
飯桌之上,王老頭特意多喝了幾杯,慶祝王平三科榜首,一家人也是氣氛熱鬧,推杯換盞個不停。
似乎王平的舉人身份已經(jīng)是板上釘釘了,雖然半場慶祝并不合適,但王平想了想,也就放棄了規(guī)勸家人的想法。
雖說策論占比很大,但以王平之前的三科第一的成績,只要策論他答的不是太離譜,這舉人身份還真就是板上釘釘之事。
至于這最后一場策論,根據(jù)老師的說法,從前朝以來,此時的科舉策論,已經(jīng)有一套被大眾所熟知的體系和章法,也就是固定的套路。
以王平之前在書店之中,所看到過得一些策論答卷,在前朝前中期,考生針砭時弊,暢所欲言,可以大方的指出朝廷政策的不適宜,甚至君王私生活乃至于執(zhí)政的各種不錯,也不會絲毫擔心會被降罪砍頭。
可到了前朝末期以至于現(xiàn)在,不論問的是什么策論,考生都會扯上幾句圣人之說,通篇洋洋灑灑,歌頌歌頌古代先賢的豐功偉績,在歌頌歌頌當今圣皇的英明神武,治理有方,詞藻之華麗,連王平看了都有些汗顏。
不外乎古代這群文官,總能出一兩個阿諛奉承之輩,就這話任誰聽了,可能都會聽的飄飄然不知去向。
可若是仔細想想,這樣的文章,卻一絲一毫的內(nèi)核都沒有,別說去解決朝廷地方問題了。
就這種策論,拿到地方縣衙,估計那些衙役有的字都認不全,更別說去推廣實行了。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策論都是如此,依舊有考生會做出合適的策論,只不過這種成績一般不會抬高,也和閱卷人,以及朝廷的態(tài)度有關(guān)。
看了會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