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王平有些受不了之時,就聽衛(wèi)知府及時開口解圍,將氣氛又轉(zhuǎn)挪回去。
接下來,鹿鳴宴又回歸正常,按照流程,等王平依次敬完酒以后,鹿鳴宴也逐漸落下帷幕。
眾考生起身告別后,幾個考官還禮離開,臨走之時,張治和宋云特意跟王平叮囑了一句話。
兩人話中含義相仿,大致的意思,都是讓王平盡可能早些參加會試和殿試,若是可以,參加明年的會試是最好的。
“對于天下大多數(shù)考生,科舉都是改命的過程,我詢問過你的過去,對你王平來說,科舉只是過程不是目的。”
張治深深的看了王平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轉(zhuǎn)身走了。
等諸位考官走了,諸多考生也都結(jié)伴離開,老舉子被同鄉(xiāng)舉子攙扶離開,王平和安青嵐等人也相伴從堂中走出。
對于這次參加鹿鳴宴的大多數(shù)舉子來說,這次鹿鳴宴帶給他們最大的震驚,莫過于解元王平了。
在今夜的鹿鳴宴上,舉子們討論最多的也都是王平,這個連中四元,文采斐然一絕,策論能使科舉改制,就連太醫(yī)院院丞都是他師侄的王平。
對于眾多慶州之外的舉子來說,這位自州試首場似乎便嶄露頭角的王解元,越從其他舉子處了解他的曾經(jīng),越能讓人啞然震驚,這位王解元似乎在不斷締造奇跡,一次又一次刷新他們對他的認(rèn)知。
明亮的月華灑滿大地,院中小溪嘩啦啦反射著一點點晶瑩,眾人望著王平的背影,明明非常清晰,可卻又覺得十分的深不可測。
又過了幾日。
這天一早,王平和周墨軒幾人,出現(xiàn)在慶州城外,揮手作別返程的安青嵐,這次返程,安青嵐臉上帶著返程歸家的急迫和喜悅。
從當(dāng)年離開積元縣開始,到如今他們皆都已是舉人,不說富貴還鄉(xiāng),但也大差不差了。
經(jīng)過這幾日柳夫子的建議,幾人已經(jīng)約定好參加明年的會試了。
此時天邊晨光微放,金黃的晨曦披上幾人的肩頭,幾個年輕人臉上帶著輕松與自信,只覺得天輕云淡,萬里之路就在腳下。
安青嵐揮手作別放聲喊道:
“等我回來……”
“好?!?/p>
幾人相視一笑,目送著安青嵐坐上驢車,漸漸消失在視線之中。
又是幾天后,幾部考官也回到了長安城中,張治簡單述職以后,剛要離開,就被工部尚書叫住,不等詢問,就聽對方開口道:
“關(guān)于關(guān)內(nèi)道科舉一事,需要明日朝議?!?/p>
“明日準(zhǔn)備一下?!?/p>
“朝議?”
張治一愣,隨即認(rèn)真點了點頭:
“那大人的意思是?”
工部尚書張哲抬頭看了眼張治,嘴里淡淡的道:
“我工部的建議,皆是利國利民之言,無錯!”
“下官明白?!?/p>
張治眼前一亮,神色激動,緩緩拱手退出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