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的漸漸小了,屋頂瓦片上的雨水匯聚,一滴滴的砸落在地上,形成一個個小土凹,春風吹拂,空氣都是清新的。
王平撐著下巴,趴在桌案上,望著窗外的雨勢,心情無比恬靜。
“平兒,趕緊關上窗,小心著涼!”
張氏走到屋外,在房檐下抖了抖蓑衣上的雨水,朝著王平笑著招了招手:
“快出來,娘帶你過去,一會準備吃飯了?!?/p>
“嗯。”
王平應了一聲,用胳膊撐著站了起來,關好窗戶,就走出了屋子。
張氏把王平攬進懷里,用蓑衣遮住,王平就露出一個小腦袋,跟著張氏在雨幕里往前堂走去。
明月樓雖然并不豪奢,只是用簡單的木料構建的,也沒有雕梁畫棟和精雕細刻,但在這煙雨幕中,卻別有一番古色古香的風味。
等兩人走進前堂里,王平已經(jīng)記不清,明月樓已經(jīng)歇業(yè)多少天了,等王平坐下,堂姐王霞就立馬端來了幾碗姜湯。
“小弟,趕緊趁熱喝了,去去寒氣?!?/p>
王平點點頭,用嘴吹了吹,就端上喝了起來,姜湯里趙氏應該是放了飴糖和蔥段,喝到嘴里是一股甜辣的滋味,等到姜湯進入懷里,整個身子便都熱了起來。
這時,王翠王祥也從廚房里,把菜端了出來,大堂里陰沉沉的,張氏讓王平把衣服套好,就去把兩側的窗戶給支了起來。
霎時間,整個大堂里也亮堂了幾分,清風拂來,吸入肺里,四體通透。
“平兒這習慣,倒是一直未變?!?/p>
王老頭和王有發(fā)兩兄弟,帶著錘子木板一類的工具,從樓上走下,王老頭看見王平蹙起鼻子的樣子,笑吟吟的道。
“爺爺,大伯,爹爹!”
王平喊了一聲,王老頭笑著點點頭,王有發(fā)接著說道:
“這小子從打生出來以后,每次下雨他就這副樣子,也不知道在干什么?!?/p>
王平嘿嘿笑了笑,也不搭話,從一旁端上木盆就走了過去,王老頭笑著接過,三人洗了手,飯菜已經(jīng)上齊了。
趙氏張氏何氏解下圍裙,從廚房里出來,今日的飯菜更加豐盛了,還有一條魚是王有發(fā)剛剛出去買的。
今日下雨,回家之時,王平和王老頭我爺孫倆閑聊,看著陰沉的天氣,說了一句河里的魚這時會浮水面上換氣,張氏便暗自記下了。
張氏不知道什么是換氣,但張氏會記得兒子王平的每一句話,等回到家就讓王有發(fā)去買了魚回來。
飯桌上,王老頭讓王祥點起了一盞油燈,油燈晃晃悠悠的,映照著一家人笑著的面孔,映照著美味可口的飯菜,窗外春雨淅淅瀝瀝,窗內一家人其樂融融。
隨著王老頭趙氏先后動筷,一家人也都開動了起來。
“娘,吃魚!”
王平夾起一塊魚放到張氏碗里,張氏眉眼帶笑,溫聲點頭:
“平兒也吃!”
……
到了縣試的最后一天,縣衙門口考生依舊,不過卻多了些人,有那四五十歲的爺奶,有那年紀小小的兒子,還有那滿臉哀怨的老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