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八,長安城彌漫著濃郁的節(jié)日氛圍。
城中百姓們不僅忙著煮那香氣四溢的臘八粥,讓醇厚的粥香在街巷中飄散,更紛紛在家家戶戶的門口精心懸掛上桃符,桃符在微風(fēng)中輕輕晃動,還忙著忙著祭祀祖先神靈,在裊裊香煙中,默默祈求著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希望生活能如那飽滿的谷穗般順遂。
長安外城,有一座山名為香山,它雖不高聳入云,卻也有著獨特的靈秀之氣。
山上坐落著一座極為有名的寺院——天寧寺,這座寺院的名聲在長安城內(nèi)可謂家喻戶曉,無人不知。
“這天寧寺啊,已經(jīng)有了些年頭嘍。據(jù)說咱們大宣還沒立國的時候,這天寧寺就已經(jīng)穩(wěn)穩(wěn)地建在這香山之上好多年了。”
天寧寺的廟門外,一位老漢望著眼前冉冉升起的陣陣檀香,臉上帶著和藹的笑容,對著身旁睜著大眼睛滿是好奇的小孩子解釋道,
“聽說這里的主持道行可不小呢,這寺也特別靈驗,所以啊,每年的臘八節(jié),才有這么多香客從四面八方趕來上香祈福。”
身旁的小孩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就在這時,身旁另一位年輕人卻有些著急地開口了:
“阿爺,你別說了,這天寧寺你一路上都說好幾遍了,你快進去燒香吧,我還急著帶小弟下山呢?!?/p>
“胡說!上香哪能是著急的事!”老漢把臉一板,瞪了眼年輕人,語氣嚴肅地說道:“這可是對佛爺?shù)牟蛔鹁?,簡直是罪過?!?/p>
頓了頓,他又接著問道:“再說了,你小子要帶你弟去干嘛呀?你平時不是最喜歡熱鬧了嘛,現(xiàn)在這里這么熱鬧,你咋又急著離開?”
年輕人不滿地嘟囔了幾句:“爺你就信這個吧,要是那佛有用,那前朝咋會天下大亂?還有當(dāng)時打來打去,民不聊生的,他這天寧寺怎么就好好的?沒收到一點波及不說,還能在那個時候好好地存下來?”
“我看這香燒了也是白燒?!?/p>
他微微一頓,又接著說道,“再說了這里哪有山下熱鬧,聽說山下那明月院幾日開業(yè),免費請那些傷殘兵士看戲劇呢,爺你知道劇是啥不?我好久之前就聽說了,可眼饞的不得了?!?/p>
老漢聽了,嚇得面色一變,連忙伸出手捂住年輕人的嘴,慌張地說道:“你這孩子,在人家廟門口胡說,你是嫌你爺跑太快不成?”
接著,他沒好氣地一巴掌拍在年輕人后腦上,“滾蛋,趕緊帶著你弟也一起滾蛋。少在這給老漢嚇得心慌慌的……”
年輕人也不惱,笑呵呵地揉了揉腦袋,拉起自家小弟的手,就往山下跑去。跑到一半,又停住腳,轉(zhuǎn)身喊道:“爺,燒完香你就等等我倆,我倆一會回來接你下山。”
“滾滾滾……”老漢擺了擺手,待年輕人跑遠后,這才左右看了一眼,雙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詞,朝著寺廟正門對應(yīng)的大殿拜了幾拜,隨后緩緩走進了寺廟。
在老漢身后,準備去寺廟里上香祈愿的秀才劉周,望著那高大嶄新的寺廟院墻,又看了看大殿內(nèi)金光閃耀的鎏金佛像,想著方才那年輕人的話,眼中若有所思。
……
外城,明月院。
伴隨著一陣噼里啪啦的爆竹聲,在眾丐幫弟子散在人群中的喝彩之下,明月院牌匾上的紅綢,也被韓清遙和王平合力扯下。一時間,那嶄新的牌匾顯露出來,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fā)著獨特的光芒。
街邊的路人們紛紛圍攏過來,看著這個巨大且裝飾風(fēng)格與眾不同的劇院,眼中充滿了好奇。
這劇院,聽人說似乎是演話本的院子,又有人說在那慶州城,想進這劇院都是一票難求,大家都滿心期待著能進入劇院瞧瞧里面的究竟,想象著到底啥才叫做話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