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百姓們望著眾多奪路狂奔的眾多讀書人,嘴張的大大的,眼里滿是震驚。
這群往日里最講禮法的讀書人,此刻沒有絲毫的儀態(tài)可言,一個個喘著粗氣不斷回頭觀望,生怕落于其他讀書人身后似的。
想起這群讀書人失態(tài)的原因,似乎就是因為那跟雪花似的紙張,又好看,又光滑,簡直是給神仙用的一樣。
只不過那紙是將作監(jiān)所造,而如今的將作監(jiān)郎中,又是王平王狀元郎,聽那差役們傳的,這紙比黃紙還便宜呢,說是他們百姓都用的起。
若是旁人,百姓們可能還會嗤笑一聲,啐他一臉,可這紙是王狀元郎所造,那就一定沒錯。
也不看看王狀元郎對他們百姓做了多大的貢獻,去年的雪災(zāi),今年的豬肉,還有城外的醉仙樓,明月院。
哪一個不是給百姓占了大便宜。
這么說下來,那群讀書人是不是為那白紙去的,方才聽那老頭子念紙,說是先到先得送白紙。
不行,她也得趕緊去,若能領(lǐng)上一些,留著給自家孩子用,那也是極好的嘛。
想到這,路邊一個婦人掩嘴輕笑兩聲,匆匆在旁邊的婦人耳旁言語了兩句,就朝著西市趕去。
聞言,那婦人眼睛一瞪,立馬伸手喊道:
“如花,你等等嬸子。。。。。嬸子也去。。。?!?/p>
“既然是王狀元郎的衙門,那斷然沒有騙咱們的可能。。。。。?!?/p>
此時。。。。
另一處。
西市。
《熙和紙》鋪內(nèi),早已被聞訊而來的讀書人們堵的那叫一個水泄不通,這些學(xué)子大多都是衣著樸素的百姓子弟,聽到差役的宣揚以后,便立馬追了過來。
對于他們來說,同樣出身底層百姓,卻能連中六元,并且封爵的王平,無疑是他們最為崇拜的偶像。
不管這紙好不好,用不用得起,他們總會過來瞧瞧,更何況王平從沒有食言過一次,既然“青山縣子”“將作監(jiān)”郎中都說了用的起,那他們指定也用的起。
熙和紙鋪內(nèi),讀書人們里三層外三層的塞了個滿滿當(dāng)當(dāng),此時暑氣上升,這紙鋪里人又多,兩者加持之下,眾人被熱的一身是汗,可他們卻渾不在意,隨意的用袖口擦拭了一下額頭鬢角的汗水。
就盯著人群中心看了起來,而此處書鋪中心里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馮鞏義,從熙和紙鋪今日開業(yè)以來,他就是第一個上門的客人。
理所當(dāng)然的,便被掌柜給請了進來,不過掌柜卻沒著急送紙賣紙,面對滿心疑惑坐立不安的馮鞏義,掌柜的派人端上一杯茶,就讓其稍安勿躁,稍等片刻。
馮鞏義不明所以,只是隨手拿起一旁的宣傳紙單,撫摸著這新紙,看著上面的內(nèi)容,他的心臟就止不住的砰砰跳。
嘴唇更是激動到哆嗦不已,忍不住喃喃念道:
“原來是王大人已經(jīng)去將作監(jiān)了,這新紙竟然是王大人所造,這般質(zhì)量的紙張,正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p>
“王大人真是吾輩之楷模。。。。。”
馮鞏義并沒有等多久,聞訊而來的讀書人們填滿了整個“熙和紙鋪”,
紙鋪外人聲鼎沸,掌柜的望著,門口負責(zé)維持秩序的差役,艱難的伸出手比劃出一個可以的手勢。
他這才捋須點了點頭,伸手在空中壓了壓,安撫了眾人兩句,便讓人把新紙端了上來。
“都別吵了,新紙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