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轉(zhuǎn)眼一月有余。
本來一群人賴在神劍宗還想鞏固下修為,姬婉蓉傳來消息,而且是天大的消息。
三皇子在長安城登基稱帝,改年號,泰安。
龍飛驚訝了下,沒想到三皇子這么按捺不住。
不過轉(zhuǎn)念一想,也理解三皇子。
皇位久久未定,天下將近崩散。
他要是還不登基,那些觀望的人可都要倒向別人,對他來說更無益處。
這段時間,他應該是解決了朝堂上的政敵。
上個月泰山秘境大開,龍飛聽聞伊春秋這個老東西來過一次。
不過出來的時候,聽聞伊春秋有事匆匆離開。
龍飛當時就猜測,肯定是長安城出了變故。
現(xiàn)在看,他的猜測都是對的。
長安日報上,大篇幅刊登了三皇子的登基詔書,“圣武皇帝駕崩多日,大夏國皇位高懸,遲遲無法立主。非太子皇兄不肯登基,而是太子非九鼎皇氣加身之人。朕無心皇位,奈何皇運加身,不得不坐。太子仁和,為了天下蒼生,將皇位禪讓給朕。朕深感不安,但是為了大夏國的億萬萬黎民百姓,朕不得不坐這個位子。既然是先祖選擇了朕,那朕自不會辜負先祖所托,定會勵精圖治,帶領我大夏國走向復興繁榮之路……”
這詔書的后面,是一大批封賞的名單。
龍飛在上面看見了不戒和尚,他拿著禪杖,身穿一身金色鎧甲,被新皇立為京城的禁衛(wèi)軍統(tǒng)領。
這模樣,要多怪異有多怪異。
一個和尚能當禁衛(wèi)軍統(tǒng)領,在大夏國也是首次。
伊春秋更不用說,春風得意,兒子伊仲謀被封為當朝宰相,他被封為當朝太師。
剩下的文武官員,全部換成新皇的人。
最后,新皇還發(fā)出詔令,要四方皇親國戚,還有封疆大吏進京參加登基大典。
若有違背者,當做反賊論處。
現(xiàn)在江南郡人心惶惶,全都在觀望姬婉蓉如何處理此事。
當初三皇子沒有登基,沒有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