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有新增內容。)
……
在陳牧舟的授意下,晨曦號重新規(guī)劃了航線,
宋星歌之前部署下去的鐵血信標,正有條不紊的回收到飛船上。
信標長城、輪胎牧場、曦河防線、南部的危險標記點,甚至酒店地下的那一枚信標,都被軍座大人一個不落的搜集起來。
回收的效率不可謂不快,
只要晨曦號從距離地面幾百米的高度飛過,宋星歌便可以站在船上,將信標移動到她身邊,
由于這些信標沒有‘碰撞體積’,所以它們在被搜集起來后,便重疊在一起,放置在穹頂一角。
幾百個不斷流轉變換的信標,組成了一個黑不見底的空洞,像是專門為穹頂準備的一個高大上的擺件。
待455個信標全部搜集完畢,集中起來,晨曦號立即切回了原航線,調轉船頭,開始朝西北方向進發(fā)。
已經(jīng)習慣了艦娘身份的姜晨曦背負著雙手,一副怡然自得,不動如山的樣子,像是在體驗這次航行。
陳牧舟則和宋星歌并肩站在穹頂邊緣,透過‘舷窗’往地面看去。
所謂‘舷窗’,并不是艦長室的玻璃,這艘船沒有玻璃。
船外的生物傳感器捕捉的實時影像,在穹頂內同步投放在光幕似的窗口上,才形成了現(xiàn)在的‘舷窗’,
這也不是以假亂真,它的效果,可比直接透過玻璃用肉眼觀看好多了。
畫面細節(jié)豐富,圖像精準不失真,焦點可隨意調節(jié),自由拉伸,還有AR式的現(xiàn)實增強,一切所見皆有‘標注’,傻瓜且直觀,直接將用戶體驗拉滿。
在如此高級的舷窗視野下,陳牧舟好整以暇地開啟了這次西行之旅。
從飛船上方看去,改名為‘學城’的陽城港秩序井然。
大學城里的盟約分基地已經(jīng)撤走,留下了大片綠化和花匠設施。
港口內徹底空了,里面的金屬,如船殼和集裝箱鐵皮,早就被石松的人收走,當做建筑材料利用在了別的地方。
汽車部落已是過眼云煙,大部分車輛都被處理了,人員集中到了原本的黑市區(qū)域,騰出來的空地,被帝國內的農(nóng)業(yè)團體開墾成了田地。
而黑市,已經(jīng)演化成一座小型城鎮(zhèn),跟港口、大學城、土著小區(qū)都接上了邊,仍舊在發(fā)揮著樞紐作用。
土著小區(qū)戒備森嚴,這里已然成為帝國的行政中心,郁小寧和石松等帝國高層住在這里,同時,這里也是女帝近衛(wèi)軍、學城城防軍的駐地。
再往西,昔日的樂園已經(jīng)成了樂園鎮(zhèn),樂園南部的大片區(qū)域有了人煙,沒了黑霧遮擋,大學城的附屬中小學及周邊的社區(qū)都暴露了出來,建筑群甚至能綿延到南邊的老牛子山。
陳牧舟頗有點故地重游的意思,
他看了一圈,便關掉了飛船外殼的折光調用,開始有一搭沒一搭的跟宋星歌聊起天來,
兩人共同的記憶,可以追溯到很久,追溯到西山病院那邊。
他之所以關掉了折光,是因為光路是可逆的,這會使傳感器捕捉到的‘舷窗’畫面,更清晰一些,也可以像開了望遠鏡一樣,輕易被拉伸成近景。
事實上,真正的光學隱身,因為不會與光線交互,導致視網(wǎng)膜之類的傳感器也接受不到可見光,使自己成為瞎子,
因此,‘劣化’一些的隱身才是更有用的——他記得白梧隱身時,耐心仔細的觀察一番,還是能找到蛛絲馬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