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一針見血地告訴嘉靖:只要你認了孝宗為父,不但你的堂兄正德武宗皇帝,而且你的父親興獻王,兩家都絕了后!
陛下是遵循祖訓(xùn)繼承皇位,孝宗皇帝又沒有說收陛下為兒子,如果陛下認孝宗為父,那你的即位反而是名不正言不順!
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所以非天子不應(yīng)該談?wù)摱Y制!
今天我看到席書、方獻夫的奏疏,決定對陛下說這些話,請陛下允許我與禮官當(dāng)面辯經(jīng)!
羅老師講完桂萼的奏疏,憂心忡忡地問:“翰林院怎么辦?”
楊植看辦公室沒人,關(guān)上門低聲說:“支持圣上的霍韜、方獻夫,都是廣東南海縣的,在南海西樵山書院讀書時,受教過湛甘泉先生!他們以前的奏疏雖然站圣上,但是水平不高無人理會,引發(fā)不了爭議!
真正說理透徹的,一是張璁,二是桂萼!你看看他們的奏疏,正如楊一清相公所言,即使孔孟復(fù)生都只能贊同!
楊廷和首輔及他把持的朝臣根本不占理!所以,楊廷和才要把湛甘泉趕出北京,極力阻止王陽明來朝廷中樞為官!”
羅欽順悚然而驚:“原來如此!難怪楊首輔讓你去大同。他就是想把持朝政,搞一言堂!”
“他有張良計,我有過墻梯!如果不是弟子指點老師,老師早被趕到南京了!”楊植自己動手倒了一杯茶,和藹可親地說道:“翰林院都是楊首輔那一派的,翰林院又特殊,沒有上下級,老師也管不了翰林,他們要反對圣上,與老師沒關(guān)系!
所以,老師要像湛甘泉王陽明一樣愛惜羽毛不要出頭,保持清高人設(shè),有事弟子服其勞!”
羅欽順忽略了弟子目無尊長的丑惡嘴臉,說道:“我等翰林為皇帝秘書,必須要與皇帝立場一致,不能一直騎墻的!你的態(tài)度是什么?”
“老師,你說的都是理論上!當(dāng)年翰林院集體拒絕為先帝武宗慶祝應(yīng)州大捷,對先帝騎臉輸出,不也沒有事?
讓箭矢再飛一會兒!老師先讓我回翰林院再說!”
制度上翰林是皇帝的秘書,楊植回翰林院需要嘉靖同意?,F(xiàn)在嘉靖案前就擺著羅欽順的奏疏,還有戶部的推薦、兵部的敘功建議。因為都牽涉到楊植,所以司禮監(jiān)歸置到一起給嘉靖批閱。
大明從來未有翰林因軍功、事功升級的,所以翰林晉升比烏龜還慢。嘉靖想起桂萼的奏疏說“邦有道禮樂制度只能出自天子”,想到歷代內(nèi)閣首輔李賢等給翰林定下的種種規(guī)矩,想到楊慎等翰林說文徵明出身不正、想到楊植說翰林院變革。
除《大明會典》明文規(guī)定了翰林院職責(zé)、組織架構(gòu)外,其他關(guān)于翰林的一切規(guī)矩,全是歷代內(nèi)閣首輔說一句話就定下來的不成文潛規(guī)則,皇帝反而無權(quán)干涉翰林的進出升降,真正的豈有此理!
嘉靖越想越氣,提筆批下“升楊植為翰林院侍講,兼戶部清吏司郎中、兵部清吏司郎中、工部清吏司郎中?!?/p>
隨后嘉靖又批準了軍屯聯(lián)合辦、工礦聯(lián)合辦成立的奏疏。
尚在走吏部備案入檔流程,楊植就身穿六品翰林官服特地去柯亭顯擺了一圈。正德早年入翰林院的楊慎、張潮等看到楊植小人得志的嘴臉,氣得差點吐血。楊植比他們少熬了八年,就升了兩級,跳過從六品修撰,與他們并駕齊驅(qū)!
楊植豪爽地說:“今晚在六必居請客,大家一定要來!”
大部分學(xué)士以下的翰林抱著不嫉妒不眼紅的態(tài)度。楊植另辟蹊徑走軍功升遷,通常會由六品員外郎升三級調(diào)去太常寺這類閑散機構(gòu)任一個從四品少卿,幾年后,有合適的位置再轉(zhuǎn)遷回六部還任從四品。
翰林的逼格太高,升兩級等于其他官員升三級。楊植的升遷靠的是實打?qū)嵉钠絹y兵擒賊首軍功,沒有任何超綱,反而是壓低了一級。
就有翰林起哄道:“楊樹人,莫不是舍不得花錢?為何不去教坊司擺酒,點上幾名歌舞伎助興?”
楊植為難地說:“小舅子在身邊看得緊!”
二月十三日,禮部尚書汪俊召集七十三名大臣聯(lián)署奏議,逐條反駁桂萼的說法,其中說:“祖訓(xùn)‘兄終弟及’,是針對親生兄弟來說的,所以陛下應(yīng)該認武宗為親兄弟,以孝宗為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