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飛快推導(dǎo)楊植的目的,只聽楊植跪稟道:“陛下,眾所周知,微臣與文待詔相識于微末之時,故而見不得有人對其冷嘲熱諷,所以才為之打抱不平!
微臣只聽說過五倫乃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不知道什么前胸后背!
微臣就是這樣的性格,微臣就是這樣的漢子!”
嘉靖聽到前胸后背的諧音梗,平時葉子牌一樣的臉像湖水蕩漾開來。
這就是一個佞臣,太可怕了!此人居然是榜眼,他和那些裝傻充愣賣弄大老粗人設(shè)以討取皇帝歡心的武將有什么兩樣!還給自己打造出重故人念舊情的形象,嘉靖最吃這一套!
張佐看看嘉靖臉色,又問道:“文人為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作口舌之爭,亦是常事,何至于動手乎?”
只聽那小奸臣楊植又說道:“陛下,文徵明的才華不用多說,只可惜他命運多舛,屢試不第!當(dāng)今圣天子在位,不忍見賢才埋沒民間,經(jīng)李司空推薦,乃征文徵明為翰林待詔,此舉人皆稱頌?!?/p>
小奸人話鋒一轉(zhuǎn),語氣有力起來:“但是總有一些同僚,不能體會陛下愛才之心,冷言冷語,說翰林院容不得出身不正之人。
翰林乃陛下之文秘顧問,不能體會陛下苦心,以自己所謂的兩榜進(jìn)士出身譏諷文待詔,是可忍孰不可忍!
微臣年輕氣盛,忍不住動手打人,有失翰林體面,今日任憑陛下處罰!”
陛下,我是為你好!
楊廷和偷眼看了一下嘉靖,見嘉靖的臉色一下子陰沉下來,似乎還有怒色。
嘉靖的授業(yè)老師,前興獻(xiàn)王府長史周詔是舉人出身,今年被嘉靖任命為翰林院侍讀學(xué)士兼詹事府少詹事。他就在文華殿中,聽到這話,臉色非常難看。
小王八蛋太陰了!楊廷和冷汗涔涔,自己從政幾十年,根本沒有碰到過這種老陰逼!
他打架就是為了有機會在嘉靖面前說這些話!
此子斷不可留,應(yīng)該和張璁一樣趕出北京!
殿內(nèi)的氣氛尷尬起來。楊廷和身為首輔有調(diào)和鼎鼐之責(zé),必須要說話的,于是上前一步道:“陛下,科場比拼,確實運氣占八成,很多士子才華橫溢,卻科場挫敗,所以才有圣天子不拘一格選拔人才,召入翰林院!
但楊編修一名新人,為口角之爭而動手毆打前輩,可見此人讀書養(yǎng)氣的功底不夠,不宜為翰林,伴君左右顧問!
圣人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翰林人稱儲相,乃大明中樞官員備選!楊編修驟得功名,還宜讀書歷練,養(yǎng)靜氣去躁氣!”
這話說的還是不錯。嘉靖又看向羅欽順。
羅欽順心中暗罵弟子坑人,但是此刻不得不出來為弟子說和:“陛下,萬事萬物但求一個本源,提綱挈領(lǐng)!
楊編修其意為誠,其行為忠,聞斯行之,不可以一眚掩大德也!”
官司打到這里,事實沒有疑問,就看嘉靖如何定性了。
嘉靖想了一下,開口道:“令文待詔參與編撰武宗實錄,修訂、校錄憲宗實錄”。
臺階下侍奉的翰林羨慕不已。文徵明一進(jìn)翰林院,以七品待詔身份就撈著了這么大的功勞,多少正途翰林不知道熬了多少年才能得一個編書的機會!
“楊編修怎么處理,諸先生議一下?!?/p>
按楊廷和的想法,最好是按一個忤逆的罪名把楊植貶到云南去,越遠(yuǎn)越好;實在不行打發(fā)他去福建跟舒芬一起吃橄欖也好。但楊植沒有冒犯君主,甚至于是赤子之心,忠于圣上。
楊廷和起身建議說:“陛下,楊編修曾在丹陛之上放言說對狀元沒有興趣,更熱衷于策馬塞上,縱帆海外,不如將楊編修調(diào)往都察院,使其于邊關(guān)巡按歷練,以磨掉身上的嬌躁二氣!”
殿內(nèi)眾人聞言暗自稱贊。按規(guī)矩,翰林平調(diào)為京官相當(dāng)于貶謫,楊植既然不是貶謫,升為六品京官才算是平調(diào)。巡按的品級不高但權(quán)力甚重,楊首輔這個建議寬宏大量,給了楊植最好的去處,不愧是宰相肚里能撐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