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文官氣宇軒昂,上下打量朱振幾眼,開口問道:“你就是朱將軍?本官乃今科榜眼,翰林院編修,戶部總理大同糧餉員外郎楊植是也!”
朱振腿一軟差點(diǎn)跪下,低三下四回道:“下官正是罪人朱振,請問楊翰林有何指教?”
只見那楊植四下看看,勉勵道:“朱將軍,你做的很好!本官定為你向朝廷請功!”
楊翰林又對亂兵大聲說道:“如今大同鎮(zhèn)只有本官是朝廷命官,我暫且到察院辦公!”
說罷,那楊翰林對朱振吩咐道:“朱將軍,你跟我去察院,這里由你指派幾名親信守好!”
來到察院后,楊翰林當(dāng)仁不讓地坐定正堂,請朱振坐在客位,開口問道:“朱將軍!都司府、大同府、縣,還有多少官員留在城里?煩請你把他們?nèi)拷羞^來!”
朱振非常理解。巡撫、總兵參將游擊這些職位都是獨(dú)官、臨時派遣工,沒有下屬沒有朝廷典章的編制,所以楊植先把有正經(jīng)編制的人找出來,這些人才有合法性。
不一會,堂下站滿了文、武中低級官員,里面不乏品級比楊翰林高的。楊翰林把桌案上的驚堂木一拍,厲聲喝道:“大同兵亂,本官深感痛心!爾等有守土安民之責(zé),此時應(yīng)該挺身而出,將功贖罪,不負(fù)圣恩!
現(xiàn)在,本官給你們分派任務(wù)……”
說著那楊翰林便扯過公文紙,把一個個官員的名字、官職問過,提筆寫下他們當(dāng)前的臨時職責(zé),然后從懷中掏出員外郎的印信蓋上,命令他們手執(zhí)委任狀去辦理公文上的事務(wù)。
眼看堂下的官員們陸續(xù)接過命令離開察院,朱振心急火燎,待人走空后,便低聲問道:“楊翰林,我能做些什么?”
楊植看看身邊沒有外人,說道:“你讓你的舊下屬去都司、府縣、總兵府衙門找找,他們的官印在哪里。找到后交給我,你就立下大功一件,我寫奏疏保舉你當(dāng)大同總兵!”
朱振眼睛一亮,躬身應(yīng)承下來,告辭離開。
亂兵的核心就是那些要被派去駐扎水口等堡的軍兵,約四、五百人,此刻聚集在城西門,隨時可以跑向大漠。
誰知道朱振會不會下令端了自己戴罪立功?
就在郭巴子柳忠等人提心吊膽之時,卻看到街面上平靜下來,西門這邊的居民仿佛消失不見,不復(fù)人來人往的景像。
詭異的情景引起了郭巴子等人的警覺,他們立刻打開城門,準(zhǔn)備隨時跑路。
郭巴子睜大眼睛注視著街道上的動靜,卻看到十字街上,一名文官老爺帶著四名隨從慢悠悠向西門而來。
那官老爺走近到城門口,他的一名韃官模樣隨從上前一步,拎著馬鞭手指亂軍道:“今科榜眼、翰林院編修、戶部員外郎楊大人前來看望爾等,還不前來拜見!”
眾人見過文官老爺出行的牌面,一般也就是高腳牌上寫“兩榜進(jìn)士、右都御史、巡撫大同”等名號,標(biāo)明履歷、資歷,何曾聽說過有榜眼、翰林來大同?即使是宣大總督臧鳳也沒有這么高的出身!
前排亂兵紛紛跪倒見禮,只見翰林老爺輕捷地跳下馬來,雙手虛扶一下,口中說道:“軍中無跪禮!爾等起來吧,本翰林來看你們來了!”說著便走過拒馬、柵欄,來到亂兵當(dāng)中。
亂兵站起來,張口結(jié)舌不知所措,只見那官老爺年齡不過二十,邁著四方步走過來,哼一聲說:“你們怎么不給我拿條凳子來?難道本官坐地上不成?”
幾名軍兵趕緊從營房里扛來一條長凳,官老爺坐下后道:“本官楊植!你們站著沒規(guī)矩,去拿個馬扎坐下,本官有些話要對你們說!”
軍兵們面面相覷,城墻頭值守的亂兵也探頭往下看。見那楊植向遠(yuǎn)處城頭、城門口的亂兵揮揮手示意,說道:“你們都聽著,本官是來救你們來了!”
前排亂兵搬了馬扎坐好,聽到這話喜出望外,有人脫口而出問道:“楊大人,這敢情好!請問如何救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