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筵結(jié)束后,羅老師與楊植、顧鼎臣、翟鑾等侍讀侍講和董玘等學(xué)士同行出宮??粗渌套x侍講虛懷若谷的神色,楊植趾高氣揚的嘴臉,羅老師忍不住感嘆道:“楊植,為什么你的運氣總是這么好?”
楊植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老師,你怎么憑空污人清白!
世人皆知,弟子能力之外的資本為零,一切全憑真本事,更不靠虛無縹緲的運氣!
從童生到學(xué)士,我這一路走來,一步一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從不投機取巧!即使最挑剔的人都無話可說!弟子經(jīng)得起歷史的檢驗!
只怕老師這話被別有用心的人記下來,是要上史書的!”
羅老師沒想到無心之言卻使弟子感覺到極大的侮辱,一觸即跳。一時語塞,想了一下說道:“等你回翰林院就知道了!”
楊植疑聲道:“老師怎么不跟我們一起回翰林院?”
羅老師擺擺手,還是那句話:“等你回翰林院就知道了!”
說罷正好出宮,羅老師轉(zhuǎn)身向西,與楊植等翰林分手。
翰林院距內(nèi)閣、文華殿最近,幾人一路無言,楊植來到柯亭這個村口情報中心一問,這才知道嘉靖先提拔了張璁桂萼方獻夫三人為學(xué)士,最近又通知把楊慎、顧鼎臣、溫仁和、翟鑾共四名侍讀侍講也升一級為從五品學(xué)士。
楊慎去年才升到侍讀,翻書之功根本不夠升學(xué)士。嘉靖今天又要讓楊植也升一級到學(xué)士,這樣一次性破格提拔了八名學(xué)士。
在座的都是大明王朝最聰明的讀書人,一下就看清了嘉靖的小動作:嘉靖越級提拔了三名奸臣,為掩耳盜鈴,再超擢資歷、年限未到的楊慎等五人,顯得自己并沒有做賊心虛。
按官場潛規(guī)則,超擢的官員都要上疏辭讓一次,免得讓人說閑話。
惟獨楊慎不領(lǐng)情,昨天聯(lián)合數(shù)十名翰林向朝廷提交了辭職報告,報告赤裸裸地說:“臣等與萼輩學(xué)術(shù)不同,議論亦異。臣等所執(zhí)者,程頤朱熹之說也;萼等所執(zhí)者,冷褒段猶之余也。今陛下既超擢萼輩,不以臣等言為是,臣等不能與同列,愿賜罷斥?!?/p>
前漢的漢成帝無子,定陶王以繼子身份即位。他即位后,其親母定陶太后稱皇太后,與太皇太后并坐。這舉動遭到群臣反對,只有冷褒段猶兩名不入流的小官贊成。楊慎等翰林把張、桂二人比成冷、段,恥于與之為伍,上疏求去。
按官場規(guī)則,官員請辭后就要閉門不出,等皇上批準(zhǔn)或挽留,所以楊慎和一些翰林沒有上值。
搭了張、桂、方三賊便車的顧鼎臣等三人面紅耳赤,不知道說什么好。楊植長嘆一聲道:“我們幾人今晚去勸勸用修兄吧!我先去待詔廳看看衡山先生!”
待詔廳里,文徵明吊著左胳膊,苦逼地修訂校對憲宗實錄,見楊植進來,便問道:“楊侍講有何貴干?”
楊植笑咪咪道:“本學(xué)士今日來看看文老哥的進度如何,因為我也參與了修正憲宗實錄的工作?!?/p>
居然這么快要升侍講學(xué)士了!
楊植的功勞擺在那里,文徵明只有心服口服,隨口回道:“到八月份就能完工了!我也想快點完工,好早日加入武宗實錄編撰組。”
楊植拿起桌上的憲宗實錄翻了翻,說道:“文老哥,你知道為什么我能升為學(xué)士嗎?”
文徵明想了想,不確定地說:“因為你善于畫餅?”
楊植火冒三丈,咤道:“錯!因為我能力之外的資本為零,只能靠苦干巧干!”
“比如說吧,”楊植指著文徵明的一頁成稿說道:“回字有四種寫法,哪一種都不算錯,你非要校正它干嘛?
憲宗起居注里這一段,跟政務(wù)沒有什么關(guān)系,你把它加進實錄又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