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鳴鳳聞所未聞世上有這種秀才,問道:“哪來的秀才是老師的客人?怎的如此無禮,行逾墻而走不告而別之事?”
王陽明茫然說:“客人乃羅天官之弟子,楊植楊樹人也。老夫與之有舊,今日前來探望,卻不知道為何有此舉動?”
蕭鳴鳳冷笑說:“原來是他!我上個月提調(diào)南京國子監(jiān),他請假去蘇松李老巡撫處辦差。
吾見其請假條言辭懇切,云‘有容乃大無欲則剛’之語,又說‘為中興大明而讀書’。弟子不禁為之動容。
不料本月弟子提調(diào)蘇州,李老巡撫吞吞吐吐,說楊植不老實,是張儀蘇秦一流的人物!”
王陽明咀嚼一番楊言楊語,頗為動心,對蕭鳴鳳道:“儀、秦亦是窺得良知妙處?!?/p>
從來沒有人會覺得張儀蘇秦有良知!
蕭鳴鳳略微吃驚,只能回去細細揣摩老師的微言大義了。他撇開在背后議論他人的非君子行為,轉(zhuǎn)個話題道:“老師這次面圣,可曾想好說些什么?”
王陽明神情輕松,哈哈一笑說:“吾將稱圣上為威武大將軍。威武大將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許泰、李琮等圣上干兒子勇敢善戰(zhàn)摧枯拉朽,破宸逆如滾湯潑雪,輕易擒賊?!?/p>
蕭鳴鳳大為震撼,張口結(jié)舌,熟悉的老師仿佛一下變得陌生起來。
王陽明意味深長地說:“吾心中自有良知在!真正要為難我的不是圣上,也不是佞臣,你不必知道?!?/p>
“羅天官,請留步!”
北京長安街兩側(cè)是中樞機關(guān)的辦公區(qū),緊鄰紫禁城、沿長安街分布著宗人府、六部、大理寺、太常寺、通政司等朝廷部門。每到傍晚下值之時,從各個機關(guān)的大門里就會吐出一堆堆滿臉疲憊的社畜,拖著沉重的腳步涌向長安街。
就在人潮洶涌的大小官吏當中,一名身著蟒袍的官員當街站立,下值的官吏按規(guī)矩紛紛避讓。蟒袍官員見吏部大門走出來羅天官,遂高聲大呼:“羅天官,可否撥冗一敘?”
這是什么情況?楊廷和首輔來找吏部尚書擺臺子講數(shù)?眾官吏立刻不饑不困,大家圍成一圈,津津有味地看外朝之首的天官與內(nèi)廷老大的首輔當街飚戲。
兩人目光交匯,羅欽順微一拱手:“楊閣老,有何指教?”
楊廷和也一拱手道:“羅天官,可否撤回上疏?在下碌碌無為徒費官俸,實在當不得特加恩典!”
原來就在兩日前,羅欽順天官與吏部左右侍郎聯(lián)署上疏:奏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楊廷和歷從一品九年,請圣上照大學士李東陽考滿例,特加恩典詔。
疏中還吹捧楊廷和累朝名德、中外具瞻、端慎忠勤、勛猷茂著,希望圣上給楊廷和再加銜。
無論楊廷和怎么想,都應(yīng)該表個態(tài)辭讓。于是首輔雙管齊下,一方面上疏力陳自己不稱職;另一方面找羅欽順做工作,希望羅天官撤回上疏。
羅欽順正言道:“楊首輔此言差矣!大明自有典制!蓋聞有功不賞,有罪不誅,雖唐、虞不能化天下!楊閣老歷九年首輔,調(diào)和陰陽、奉宣政化,不加賞還有天理嗎?”
楊首輔見圍觀官吏頻頻點頭,心中頗為得意,臉上卻正顏厲色道:“羅天官,既然老夫干了這個工作,盡職盡責就是本分之事,不必加賞!
何況我朝《大明律》規(guī)定:有上書言宰執(zhí)大臣德政者斬,宰執(zhí)大臣知情與同罪!”
羅天官卻不慌不忙道:“楊首輔掛的是吏部尚書銜,理論上算是我吏部同僚!我吏部推薦同事,有何不可?”
圍觀的小伙伴聞聽此言,仿佛打開了人生新境界:原來還可以這樣鉆法律的空子?什么時候研究氣學使人聰明了?
大明的內(nèi)閣最初只是一個皇帝的秘書處,屬于翰林院的派出機構(gòu),是翰林院派出大學士級別的人到紫禁城里給皇帝當機務(wù)秘書、顧問。
按制度,翰林院的最高品級只是四品,所以最早的內(nèi)閣官員不過五品。
但是內(nèi)閣的權(quán)力太大,于是就必須給閣臣加官加銜。首輔一般加吏部尚書銜并華蓋殿大學士,次輔三輔分別加戶部、禮部尚書銜并謹身殿、武英殿等大學士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