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植眼睛轉(zhuǎn)轉(zhuǎn),領(lǐng)著徐、文二人走過去道:“來來來,幾位擠一擠,大家湊一湊,熱鬧熱鬧!”
翰林們不講官職但講輩份,楊植屬于新人卻沒有尊重前輩的自覺,讓人很是惱火。
楊植卻不見外,擠出位置與徐階文徵明坐下,問道:“諸位前輩今日出游,可有什么作品大家共同欣賞?”
大家都是士人,士人聚會必須要吟詩誦歌助興,于是有詩才的開始即興口占,一時氣氛活躍起來。
不過大明的詩詞水平也就那樣,在座無一不是行家,知道不過是自娛自樂,敝帚自珍而已。
一輪詩詞吟罷,在座的互相吹捧一番,又有人問道:“樹人兄,聽聞你在蘇州、南京偶有佳作廣為傳誦,今日為何不露一手?”
只聽楊植回道:“眼前有景道不得,衡山有畫在前頭!我看諸位之詩不及衡山之畫之萬一!”說著便把文徵明的畫作拿出來與眾人欣賞:“語言是貧乏的!諸君詩才平平,我看只有衡山的畫作技壓群芳!”
文徵明沒想到楊植幫自己打出名氣的方式居然是拉抬自己貶低他人,此乃文人之大忌也,正要謙虛幾句,卻聽得楊慎冷哼道:“琴棋書畫雕蟲小技,怎敢與科舉正途相比!聽說樹人兄原籍贛南,是做什么的呀?”
楊植昂首說:“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我在贛南做山民的時候……”
“做賊就做賊嘛,做什么山民!做過山賊的人,本來是不能考科舉的!”
楊植怒從心頭起,喝道:“你那個狀元怎么來的心中無數(shù)么?還不是靠你老爸運作出來的!”
眾人不禁愕然,士大夫圈子里只有花花轎子人抬人,互相吹捧造勢,從來沒有點破關(guān)節(jié)的。維護其他士人的臉面是一名士子的應盡義務!
此人先在贛南,又去鳳陽,都不是什么文質(zhì)彬彬的地方,一身匪氣!
楊慎從未被人當面揭破此事,怒吼一聲:“好賊子!膽敢血口噴人,惡語中傷!”隨手拿起茶盞丟了過去。
楊植閃身躲過,喝道:“是你先動的手!”便上前揪住楊慎說:“誰也不要攔我,誰攔我連他一起打!”
能考上翰林的都是正規(guī)官學出身,從童生起就每天舉石鎖練騎射,聞言哪里能忍,當即有人就去抱楊植,想把楊植拖離。
不料楊植肩膀一晃,把來人摔在中間的桌布上,酒菜淋了眾人一身。
這下犯了眾怒,先前幾個看楊植不順眼的翰林一起撲上去群毆楊植。
徐階身矮體弱,嚇得扶著文徵明接連往后退出圈子。不愿意參與斗毆的翰林也只能退后,口中不住規(guī)勸,那幅荷塘圖亦被踩得破碎。
野游的其他官紳秉承華夏愛看熱鬧的天性,見有人打架,不禁精神振奮。
大明官老爺打架斗毆很常見,前大學士焦芳敢手拎棍棒堵門叫罵,前巡鹽御史李夢陽敢當著弘治、張?zhí)蟮拿?,奪過大漢將軍的儀仗對張?zhí)蟮牡艿苋蚰_踢。但翰林內(nèi)訌簡直就是百年難遇,眾位看熱鬧的官紳紛紛過來圍觀指點叫好。
既然今天是官紳野游日,少不得有順天府宛平縣海甸巡檢司的巡檢帶著兵丁巡邏。他們聞訊快速趕來,見打架之人穿士子日常家居服,以為只是常見的秀才斗毆,便一擁而上拖開楊植等人,要帶他們進北京城里的宛平縣衙。
楊植甩開兵丁的雙手,鼻孔朝天道:“我乃新科榜眼,翰林編修也!你們滾開,別惹我連你們一起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