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交呆呆地看著楊植,震撼莫名,半天說出話來。
只見楊植又道:“晚生祈盼大司徒莫提致仕之事!再干幾年,把在華北西北東北種水稻的事辦成,大司徒將功比神農,萬世流芳!”
沒有任何一名華夏兒女能經得起族譜單開兩頁且在五千年來的史書里留下名字的誘惑!這是華夏兒女最大的軟肋!
孫交不由自主慨然說道:“好,好!老夫一定肝腦涂地報效圣君,不做尋常床簀死,異鄉(xiāng)埋骨又何妨!”
楊清不禁淚眼朦朧,施大禮道:“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此為三不朽!前輩將不朽矣!
前輩晚輩踏入仕途后一定以大司徒為楷模,舍小家為大家!
晚輩這就告退,前去喬尚書那里!”
這是真正把圣賢書讀透的人!
孫交起身握住楊植的手,說道:“老夫來送你出門!”
喬宇早料到楊植會來,不過沒料到會來得比較晚,他吩咐門子帶楊植進書房,不滿地說道:“偏何姍姍其來遲!”
楊植坐下道:“我剛從大司徒那里來,說得口干舌燥,到大司馬家里討杯茶喝!”
喬宇疑惑問道:“大司徒雖然是圣君同鄉(xiāng),說話份量最重,但與你有何交情?”
楊植嘿嘿笑道:“我送大司徒一項大功德,大司馬也能分潤之!”便把宏大敘事又說了一遍。
喬宇也感到震驚,驚訝道:“東北真的可以種水稻?”
楊植要來紙筆,畫了一個遼東都司防御系統(tǒng)的草圖,指著遼東都司圖中間一個深深的廿字型缺口說道:“遼西走廊狹隘,遼西以北是草原,遼東以北是深山大沼!
東北這個地方,冬天封凍,春天則土地翻漿,所以遼東衛(wèi)城如鐵嶺、遼陽、沈陽等,只能建在山石硬地之上,其他地方無法筑城!
那么從廣寧衛(wèi)到沈陽、鐵嶺、遼海三衛(wèi),直線距離雖近,但沿路河流眾多,而且都是南北走向,春天土地翻漿無法通行,是以廣寧到遼陽、沈陽,必須要繞海州衛(wèi)。
一旦廿字型防御系統(tǒng)最底部的東昌堡、西寧堡被破,遼東遼西將被分割!這個突出部始終是遼東都司最大的隱患!
為今之計,皇明可花一百年時間,遷移北直、山西、山東、河南、陜西民戶、軍戶前來屯田,征召日本、朝鮮稻農為師,在這個突出部耕作水稻高梁大豆,向北推進,把防線拉平!”
喬宇有點麻木,看著地圖說道:“這又是你在贛南當洞青時想出來的?打死我都不信你的說辭!”
“大司馬,實不相瞞!這是我在北京當?shù)厍鄷r想出來的!”
此子嘴里沒有幾句實話!你在北京明明住在鳳陽會館二樓,怎么會住在北京的地下室!
“你怎么就不相信我呢?”
回到鳳陽會館已經亥時,川渝暴龍在屋里沒好臉色,楊植拿出老爺?shù)耐L道:“女人家頭發(fā)長見識短!你哪里知道功夫在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