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

            黑巖小說

            黑巖小說>我在錦衣衛(wèi)打工的日子筆趣閣在線閱讀 > 第149章 舌戰(zhàn)群儒(第1頁)

            第149章 舌戰(zhàn)群儒(第1頁)

            世人津津樂道斬將奪旗陷陣先登四大軍功,并把歷代武將的傳奇寫入小說、話本,由說書人在酒肆茶館講得口沫飛濺,其實這些武將無非是匹夫之勇。

            別說匹夫之勇,在高層看來哪怕是開疆拓土也比不過救駕、擁立、從龍之功。因為天子是上天在人間的代言人,是天下道統(tǒng)的象征。天子即使是一個白癡呆子,只要他坐在龍椅上,那萬民的內(nèi)心就踏實,有行得正走得端的底氣,人間就有秩序。

            所以張璁桂萼等人與朝臣為敵,于重重圍攻之中為嘉靖奪回父母,這個功勛實在與天同高。楊植沒有任何心理不平衡之感,他很有自知之明。

            “楊植,你沒有自知之明嗎?”東朝房里,前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現(xiàn)吏部侍郎汪偉憑著老師的身份大喝一聲,打斷了楊植的自省。

            自喬宇辭職后,吏部尚書這個位子就成了燙手山芋,嘉靖先后任命南京的尚書楊旦、廖紀接替喬宇,都被兩人拒絕,汪偉不得已,以吏部侍郎的身份主持廷推。

            “四品以上官員和科道才能參與廷推,你的資格還不夠!”

            盡管與楊植有舊,但眾目睽睽之下楊植施施然踏入東朝房,汪偉不能不嚴明綱紀。

            楊植毫不拘束地看了一圈東朝房里的官員,一拱手道:“汪老師,羅掌院告假,由弟子代其參加廷推!”

            這個理由聽起來很充分,何況翰林對外朝人事變動的影響力幾乎為零,大家只覺得是羅欽順讓弟子來見世面旁聽,便由得楊植腆著臉一個人站一隊。

            見人來得差不多了,汪偉咳嗽一聲道:“諸君!當今三邊動蕩,有必要重設(shè)三邊總制一職,今日廷推。

            吏部經(jīng)過甄選,提出三名候選人,分別是楊一清、彭澤、王陽明,請諸君暢所欲言!”

            因為三邊總制只能從尚書級別的官員中挑選軍功卓著者,范圍極其有限。所以只有這三人夠資格。

            彭澤當過兵部尚書,軍功雖然很高,但三人中身份最低而且犯過錯誤,很快出局。

            王陽明也很快出局,朝臣都是理學人士,一向討厭心學理論;打過仗的朝臣很多人認為王陽明的軍功純純的撿了個便宜,是張文錦堅守安慶,李充嗣率水師大敗偽寧軍才使王陽明在南昌城北擒獲朱宸濠。以王陽明平內(nèi)賊的戰(zhàn)績在塞外與來去如風、搶一把就跑的韃子作戰(zhàn),恐怕兇多吉少。

            楊一清十四歲時以神童秀才的身份入過翰林院,三邊總制這個差遣就是在成化年間專門為他設(shè)立的,本人有太子少傅加銜,資歷、軍功完全超配,總之也是一個喜歡在邊關(guān)打仗的翰林。

            楊一清眾望所歸地被推舉再做馮婦,只待朝廷下詔書到鎮(zhèn)江起復(fù)他了。

            眾人了結(jié)三邊總制人選事項,便一起看向楊植。

            汪偉見楊植一臉無辜不懂事的樣子,出言提醒說:“楊侍講學士,下面要廷議你的功勞,你應(yīng)該回避?!?/p>

            楊植詫異道:“為什么羅掌院要回避?就因為羅掌院是我的老師?朝臣之間哪個沒有師生、同鄉(xiāng)、同門、父子兄弟關(guān)系,廷推廷議時從來不用回避的!”

            眾人一時沒有明白過來,楊植見大家的神色,解釋道:“站在諸君面前的,并不是我,而是羅掌院!我的意見就是羅掌院的意見!”

            “?。俊北娙藦奈绰犨^如此清新可人的說辭,一時啞然。

            汪偉當年任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已熟知楊植的風格,想起日本土特產(chǎn),楊植又是朝堂新人,便耐心勸道:“廷議敘功之時,當事人往往會被大家用放大鏡來審視,七嘴八舌說什么的都有,當事人恐怕受不了!何況你在場,大家拉不下臉來,不能暢所欲言!”

            楊植一拱手道:“在下區(qū)區(qū)一個后輩,新晉侍講學士,第一次參加廷推廷議,是抱著虛心求教的態(tài)度來的!

            請各位前輩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吝賜教!在下并無所謂?!?/p>

            朝臣中有南京調(diào)過來的,譏諷道:“當年南京朝廷廷議東征日本,你不是以南京錦衣衛(wèi)的身份在廷議時聽記過嗎?”

            楊植毫不臉紅:“那根本是兩回事!前輩不要在這上面吹毛求疵!”

            汪偉沒有辦法,說道:“行,既然你愿意旁聽,那我們就開始了!現(xiàn)在給楊植議功,請諸君發(fā)表意見!”

            也不怪嘉靖讓朝臣給楊植議功,因為嘉靖也很難辦。

            翰林的通常升遷,是考滿九年合格才能升一級。即七品編修升到從六品修撰需要熬九年,往上升到正六品侍講侍讀還需九年,這就十八年過去了。再升到從五品侍講侍讀學士,就要靠機緣了。

            已完結(jié)熱門小說推薦

            最新手机av一区二区三区_一级毛片在线_国产欧美激情视频免费看

                  <tr id="q0v9l"><label id="q0v9l"></label></tr>

                  <td id="q0v9l"><ruby id="q0v9l"></ruby></td>
                  1. <table id="q0v9l"><option id="q0v9l"></option></table>
                    <acronym id="q0v9l"></acronym>
                  2. <acronym id="q0v9l"><label id="q0v9l"><listing id="q0v9l"></listing></label></acronym>
                      <table id="q0v9l"></table>
                    1. <pre id="q0v9l"><strong id="q0v9l"><xmp id="q0v9l"></xmp></strong></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