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楊植邊回憶,邊稍微修改一些句子,完成了第一篇文章。
第二道題的字面意思是“物資匱乏”,出自《大學(xué)》“格物而窮其理”。
第二題是楊植喜歡的認(rèn)識論,但是他不想放飛自我大發(fā)議論,用南昌版《三年科舉五年模擬》中的一篇關(guān)于格物致知認(rèn)識論的萬能范文即可。
于是略加思索后,提筆在草稿紙上寫下破題“窮理即以致知,致知誠在乎格物矣?!?/p>
承題寫道:“夫物之理,必待乎窮也,窮理即以致知,不可釋經(jīng)之所謂乎?!?/p>
反正就是翻來覆去車轱轆話,理呀,物呀,知呀。最后結(jié)尾束股云“夫物者,物有本末之物也;而知者,知所先后之知也。窮理即以致知。經(jīng)所調(diào)致知在格物如此?!?/p>
完美!吉安府、南昌府出才子真不是蓋的!
檢查一遍后,楊植開始譽(yù)寫,見黃書吏愁眉苦臉,像便秘一樣,自己只得慢慢在試卷上書寫。
不能第一個交卷,那顯得太突出;也不能最后交卷,那顯得太無能!
楊植坐了半晌,見日影西移,約有一半考生交卷,向黃書吏使個眼色,兩人一前一后上臺交上卷子和草稿紙。
張鰲山接過試卷看到上面的名字,抬頭看了楊植一眼,又看了一遍文章,皺著眉厲聲說:“你這文章怎么寫的?”
臥槽!先聽話風(fēng)不對!再看表情不對!
跟設(shè)想完全不符!叢蘭叢巡撫你怎么打招呼的?難道不應(yīng)該張大宗師看都不看卷子,提筆就畫圈,當(dāng)場宣布過關(guān)嗎?
張鰲山大宗師,你也是吉安府出來的!羅欽順是你的同鄉(xiāng),前輩!他要收我為弟子,你會不知道?
事與愿違,莫非其中有什么隱情?
不要慌,還有后手!你們以為我在山巔,其實(shí)我在大氣層!
楊植解釋說:“大宗師,我的破題雖然平實(shí),但我的文章是鳳頭豬肚豹尾,里面另有精彩之處!”
說著,楊植湊近張鰲山,指著卷子上某段,低聲對張?zhí)釋W(xué)說道:“寧王本月即將反叛!
大宗師,你也不想讓世人知道你失身于寧王,晚節(jié)不保吧?”
初夏的天氣清爽宜人,但張鰲山突然感覺汗流浹背,渾身躁熱。
這是什么話!張鰲山瞪著楊植喝道:“你說話倭里倭氣!是不是跟洋山島的日本客商學(xué)的?”
定定神又看卷子,說:“這一段好在何處?”
楊植恭恭敬敬回復(fù)說:“這一段化腐朽為神奇,正是我的絕妙之處!我能自圓其說,不但無過,說是有功也沒有問題!”
張鰲山猶豫、糾結(jié),心中天人交戰(zhàn),抬起頭盯著楊植。
楊植一拍胸脯:“大宗師,請看我這對如山泉清澈的眼睛,還有我這張誠實(shí)的臉!”
時間在流逝,日頭向西沉落,眾考生在后面等著交卷。
張鰲山一咬牙一跺腳,提筆在楊植的卷子上打了三個紅圈,說道:“好文章,我點(diǎn)你為案首!”
頓時考生一陣感嘆,這是何等的幸運(yùn)兒!
聽得此言,一名鳳陽考生自豪地大聲宣布:“楊植是我們鳳陽縣的!他是縣試、府試案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