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植知道許大顧慮,解釋說:“我只是中都守備錦衣衛(wèi),給鳳陽衛(wèi)所和中都守備太監(jiān)辦事。我只管從陸員外這里出貨,其他的一概不問。做生意講的是以誠相待,如果我們要設套,又何必跟你打馬虎眼。”
許大只是走個程序確認一下,這年頭很多士紳豪族、衛(wèi)所也涉及海貿(mào),所以他并沒有把楊植小小一個總旗官放在心上。
“倭人一向喜愛福建的建盞。前段時間我從許員外這里拿了幾件琉璃茶器給他們帶到倭國試試看,能不能打開銷路?!?/p>
楊植眼珠轉轉,問道:“海貿(mào)有沒有集散中心?海市那種,我想上去看看。”
許大吃驚不已,幾個月沒回大陸,風氣就有這么大的變化,我大明的官員何時如此勤勉?
許大疑惑地看著楊植,思考一下,也不瞞著:“眾所周知,東南沿海有一個小海市,一個大海市。小海市在杭州灣北的洋山島,大海市在杭州灣南的雙嶼島。雙嶼島更大,西洋番鬼、南洋客商、倭人、高麗人云集,是一個交易中心,洋山島離松江府不遠,是一個中轉站罷了?!?/p>
楊植一拍桌子:“那我跟你去洋山島看看?!?/p>
許大不由對楊植高看幾分,說道:“你可要想清楚,離開陸地到海上就沒有王法,一切憑實力說話,殺個人丟海里喂魚司空見慣?!?/p>
楊植說:“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親口吃一吃。不去看看,怎么知道客戶的需求?”
如果評選感動大明的十大公仆,許大怎么都會投楊植一票。
“你為太監(jiān)辦事也不至于這么拼吧?”回程路上,夏師爺擔心地問道?!拔乙幌蚩床煌改悖愕男袨楦掖竺鞯娜送耆煌?,你看起來不可預測。”
楊植解釋說:“人生能有幾回搏!再不奮斗,我都老了!老牛自知夕陽晚,不須揚鞭自奮蹄!”
踏馬的你才十六歲!夏師爺一陣心塞:自己十六歲時在干嘛呢?人家十六歲能承襲一個試千戶竟然不混吃等死,敢拿命去拼!
夏師爺不禁長嘆:“生子當如徐階,再不濟,像你也不錯!我家孩子也十六歲了,碌碌無為,讀書、經(jīng)商都不行,祖墳沒有埋好!”
楊植安慰說:“夏秀才別灰心。我昨天晚飯后散步,去你家后山轉了轉,其實你家祖墳的風水很好?!?/p>
夏師爺看看家中后山方向,不確定地問:“你沒有騙我吧?”
楊植肯定地說:“絕對不騙你!你的子孫在十六歲的時候,將彪炳史冊,光耀華夏,名垂千古,萬世景仰!”
從來沒有聽過這么夸張的恭維,我信你個鬼!你這個小癟三壞得很!
夏師爺懷疑地問:“當真如此?那我不遷墳,百年之后還埋在那里。”
楊植卻又說道:“不過既然我來了,可能就說不準?;蛟S你的子孫另有前途也不一定?!?/p>
不當人子!這踏馬的是一個自稱唯物主義者說的話嘛!
兩個人說說罵罵地走在路上,迎面而來一位路人打招呼:“夏秀才,去陸縣令家啦?”
夏師爺定睛一看,是陸氏宗族另一個親戚,反正這塊地方十個有九個姓陸。自己并不熟悉他,隨口應聲:“是呀是呀,親戚走動走動?!?/p>
路人又看看楊植:“這位客官面生,夏秀才家里來客人了?”
這要在楊植的前世,定會引發(fā)所謂“邊界感”、“隱私權”、“不夠文明西化”的大討論,但是在大明非常正常,夏師爺回道:“鳳陽縣來的,來拜訪陸縣令家。你上哪去?”
三人就在路上聊上了,也不知道這些人為啥有那么多話題,似乎見一面非常難。
路人走后,楊植看看他的背影,說:“可能他要對我們不利?!?/p>
夏師爺想起楊植來華亭縣后的胡說八道,沒好氣地說:“你又看出來了?我們華亭是不是沒有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