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長笑嘻嘻道:“朝廷讓姚侍郎暫停任漕運(yùn)總督兼巡撫鳳陽等處,而是轉(zhuǎn)遷兵部,說明朝廷是準(zhǔn)備用姚侍郎再掛帥打仗的。
姚侍郎將來如果在南邊打仗,經(jīng)過江南道或江西,寧波官紳可以捐助金銀勞軍。”
姚鏌點點頭道:“到時候再說吧?!?/p>
會長見話說得差不多了,便告辭出去。姚鏌對姚淶道:“咱們浙江的新建伯王陽明先生很看重楊樹人侍講學(xué)士的!人家一年內(nèi)三平大同兵亂,又加上早年東征日本的軍功,從七品編修升到侍講學(xué)士,你要好好向他學(xué)習(xí)!”
姚淶小聲回道:“其實那楊樹人不僅僅立下軍功。他振振有詞說佛本是道,儒本是道,而且說道家學(xué)術(shù)是天下學(xué)術(shù)之淵藪,道家神祗是華夏道統(tǒng)之源頭!
圣上聽后大喜,現(xiàn)在沒有哪個大臣敢勸圣上不要打醮玄修,求仙問道了。楊樹人憑這個功勞從侍講升為侍講學(xué)士!”
姚鏌嘆口氣道:“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咱們打仗也好,治民也好,不都是為報效圣君?
楊植這才是真本事,又讓圣上高興,又不得罪人,比張璁桂萼他們遭朝臣痛恨強(qiáng)上百倍!
最有本事的是邵元節(jié)仙師。他讓官民高興,圣上高興!只要邵仙師再求雨雪,屢有靈驗,他日后的地位會比我們高多了!
你甫入仕途,以后多琢磨這些!”
“邃庵公,晚輩建議成立理藩院的思路,正是受邃庵公的啟發(fā)!”
楊一清十二月來到北京暫住禮部官驛,官驛門口排著長隊,都是拿著拜帖來求見楊一清的。
楊一清在嘉靖心中的地位高過戶部尚書孫交和禮部尚書席書。因為興獻(xiàn)皇帝曾對嘉靖點評過楊一清,說楊一清是當(dāng)世人杰。而且楊一清的軍功、出身、資歷都非常過硬。
楊一清年過七十,已經(jīng)到了從心所欲的年齡,除了讓自己善始善終外,不做他想。他令仆役拒絕了所有的帖子,唯獨放楊植進(jìn)來面見。
聽楊植開門見山這么一說,楊一清白眉一揚(yáng),說道:“吾那弟子喬白巖曾修書于我,說你是經(jīng)世之才,中興大明的不二人選!你說說看,為何受老夫的啟發(fā)?”
喬宇受老師楊一清之命,堅定支持嘉靖的議禮,所以才升為吏部尚書。但是喬宇的士大夫立場更堅定,死活不同意嘉靖不經(jīng)吏部銓選朝臣廷推而直接任命席書為禮部尚書,干脆一走了之。
楊一清話里提到喬宇,是想讓楊植評價一下喬宇的立場,楊植假做不知,回道:“白巖公曾與晚輩說過,邃庵公提出茶馬貿(mào)易之策,以中原之茶換胡人之馬。晚輩聞之茅塞頓開,認(rèn)為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理藩院成立之目的,就是統(tǒng)籌以中原之民用商品,瓷器、茶葉、絲綢、布匹,不要給定額度,不分?jǐn)硨εc臣服,對蠻夷傾銷。這是晚輩寫的一個策論,請邃庵公過目?!?/p>
楊一清接過書札,看后沉吟道:“果然長江后浪推前浪,還是年輕人敢想敢闖!好,這次老夫總制三邊,就帶上你的理藩院吧!
喬白巖沒有看錯你,利用商品傾銷,是一大發(fā)明也!
老夫也是翰林院前輩,可以舉薦姚淶任理藩院主客司郎中并四夷館提舉,只是不知道圣上的心意如何。”
“邃庵公前輩請放心,那姚淶,其實也是簡在帝心的?!?/p>
楊一清名義上在鎮(zhèn)江隱居,但對朝政、人事了解得一清二楚。他聞言一愣:侍讀侍講以下翰林剛剛被全體下詔獄打廷杖,怎么姚淶一下就簡在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