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婆去世了。
算起來,她這個年紀,也應當是喜喪。
何況,在生前,她已經(jīng)完成了自己最后的心愿,應該是沒有任何遺憾地離開了。
明令宜看著躺在床上已經(jīng)合上了雙目的老人,心里也有些澀澀的。
想來這個看起來不怎么好說話的王婆婆,在大半輩子里,都是懷著對自己親女的愧疚活著。如今,也算是解脫了b,可以一身輕松地去地府里尋找女兒,一家團圓。
她忽然也有些想自己的娘親了,是不是在得知自己的死訊后,她的娘親也背負著同樣的心情呢?明令宜有些不敢多想。
王婆婆的葬禮是整個懷德坊的人一起操持的。
當初明令宜提議幫忙打聽消息時,懷德坊的大家伙兒都是自愿的,去醫(yī)館里幫忙也是自愿的,誰都沒有想到王婆婆竟然到最后,將這些年來家里積攢的所有的銀錢,全都分給了這段時日里照料自己的街坊鄰居們。
而王婆婆這些年積攢下來的銀錢還不少,大家都能分到十來兩的銀子。
這里面,其中就包括當初柳家侵占的蕪娘的嫁妝。
“當年王老嬸子就得了這么一個女兒,蕪娘出嫁的時候,王老嬸子跟老大哥都還開著成衣鋪子,在上京城都有兩家大的鋪面,給蕪娘的嫁妝自然豐厚,都快要趕上一個官家小姐成親的嫁妝了……”桂嬸兒低聲道。
那時候幾乎所有人都以為憑著蕪娘豐厚的嫁妝,再加上她賢良淑惠的名聲,成親后的日子必然會過得紅紅火火。
誰能想到,竟然會是這樣的結局呢?
王婆婆下葬后沒兩日,便是清明。
明令宜現(xiàn)在是兩家鋪子的東家,從前食客們有不少都提議讓她盤下個大一點的鋪子,現(xiàn)在的明家食肆太小了。明令宜也想過等手里再多積攢一點銀子,就去看個大一點的鋪面。沒想到,現(xiàn)在就有了,甚至還不用搬家。
這兩間鋪子若是能打通的話,就很大了,幾乎是從前鋪子的三倍。
明令宜在拿到官府簽發(fā)的房契和地契后,就開始動工,將兩間鋪子重新修繕,連通。
明令宜是有自己的想法。
之前她手里沒多少銀子,所以請章奇等人來重新布置的時候,也就只是大概弄了弄,幾乎都沒花多少銀子。
但現(xiàn)在不一樣了,她手里不怎么缺銀子花。
先前鋪子里的桌椅也是上京時下流行的矮桌,大家都習慣盤腿坐下用膳。
但明令宜一直都喜歡坐在高處。
盤腿坐在地上,用著矮桌,她一直覺得這樣的姿勢很難受。
而且,她還見過國子監(jiān)的食堂,都是長長的一張矮桌,一張桌上,大約可以坐下二十來人。
這種桌子就很節(jié)省地方,不過她準備跟店鋪里其余的桌子一樣,全都做成高腳桌和高腳凳。
為了節(jié)省空間,如果能將這種連成一長排的桌子貼著墻壁,明令宜也覺得相當不錯。
這也是她根據(jù)有些食客的習慣推斷出來的。
先前她在鋪子里放了不少書本,像是杜老板這樣識字又有點文化的人,一個人來吃飯的時候,有時候看見心儀的書本,便喜歡一邊吃飯一邊看書,不喜歡跟旁人交流。
如果做這么一面貼著墻壁的的桌子,這些喜歡邊吃飯邊看書的食客們,倒是b有了一個勉強的清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