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宮中內(nèi)侍和御史臺小吏,分別透露王岡在面見官家和李定時,皆聽到有關(guān)于蘇軾的只言片語。
實錘了!蘇軾就是王岡救的!
這個消息一下就傳開了!
不過京城百姓對于王岡會做這種事,絲毫不感到驚訝,忠臣嘛不就是該這樣的嘛!
而蘇軾也正是知道這個消息方才登門道謝!
王岡得到消息之后,也是驚訝不已,這種事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呢!
也不知是誰傳的!
簡直胡鬧嘛!
在得知蘇軾到來之后,王岡趕忙出來迎接,來到花廳落座,他打量著蘇軾,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這位流傳千古的大才子。
四十四歲的蘇軾談不上多帥,滿臉絡(luò)腮胡,臉確實挺長,卻也沒有“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方才到唇邊!”那么夸張,由此可見女人多愛夸大其詞!
蘇軾見他在觀察自己,卻也不覺窘迫,微笑道:“久聞玉昆才俊之名,卻緣吝一面,先前江寧拜訪荊國公時,便聽過他對玉昆的贊賞,后與司馬相公及李公擇通信,皆對玉昆贊不絕口,便神往已久,今日一見果然豐神俊朗!”
王岡也笑道:“我也是久聞子瞻兄才名,不說大宋,便是在遼國那等蠻荒之地,兄之詩詞也是廣為流傳啊!”
“哈哈……”
二人一番商業(yè)互吹后,皆是大笑,氣氛也隨之活躍開了,又聊了幾句之后,蘇軾起身行禮,為這次出手相救,向王岡道謝。
王岡連忙謙辭,言說不過是坊間傳聞不可當(dāng)真!
而蘇軾確實搖頭道:“玉昆當(dāng)真是謙遜而不居功,只是這件事別人或許會有所懷疑,但我卻是深信不疑!”
“我初被關(guān)入御史臺時,整日受那些人辱罵,卻是毫無辦法,只得默默忍受,還是玉昆仗義執(zhí)言,訓(xùn)斥那幫小吏,方才讓我過的舒服了一點(diǎn)!”
蘇軾一臉感慨道:“似你這般心懷正義卻又謙虛守禮,堪稱古之君子,這個時候,能敢去說服官家和御史臺的人,逆大勢而行之,除了你,這滿朝之人,我實在想不到第二個!”
跟著蘇軾一同來的蘇邁也插口道:“那日在御史臺前也是待制說情,我方能有機(jī)會見到父親,每日為大人送飯!”
王岡看著蘇軾父子滿臉篤定的神情,也是無奈,只得說出實情:“子瞻兄誤會了,我確實去游說了李定,但這是奉了官家的旨意!”
“玉昆果然是忠臣??!”蘇軾感嘆一句,眼中贊賞更勝,只是對于官家旨意之說,卻是笑而不語。
得!白費(fèi)勁了!
實話我說了,可人家不信,那我能有什么辦法,只得隨他去了!
而就在王岡被迫無奈的接受蘇軾的謝意之時,一匹邕州加急的驛馬,正狂奔著沖入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