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岡站在小船之上,望向遠處的大船,心中暗暗思量,這就要見章惇了,該怎么樣表現(xiàn)呢?
章惇嘉佑二年科舉,因名落侄兒之后,中了進士卻不要,又重新考了一科,可見這人是個心高氣傲的主。
他與蘇軾交好,再過些年,蘇軾身陷烏臺詩案,盡管他是新黨之人,還是仗義直言,兩次為蘇軾求情,說明這人夠義氣。
再后來,司馬光上臺,他被整治的要死要活,等到紹圣年間重新上臺后,絲毫不留情面,連帶蘇軾一起的舊黨之人,狠狠折磨了一番,還憋著勁要刨司馬光的墳,把他拖出來鞭尸。
足見其睚眥必報的性子!
王岡突然發(fā)現(xiàn)他之前想錯了,章惇這種人物,就應該敬而遠之!
看了看已近在眼前的大船,王岡搖搖頭,罷了,來都來了,不引起他注意便好。
人性是復雜且矛盾的!
以章惇的傲氣,若是一味的奉承,他定然不喜,若是崖岸自高,也會惹人不快!保守點,裝個謙謙君子,不會讓人厭惡便是。
王岡思緒敲定,大船也就到了眼前,登船、入艙,剛進入房間,便聽一聲大笑傳來:“這便是那孤身取賊首的壯士吧!果然是少年英雄!”
王岡聞聲看去,只見一個相貌俊美,仙風道骨的中年人大步走來。
“后學末進見過前輩!”王岡躬身行禮,他沒有官位在身,若稱相公,難免有攀附之嫌,用讀書人的身份拜見前輩,卻是恰到好處。
章惇訝道:“你還是讀書人?可有進學?”
“哈哈他不僅是讀書人,還是姑蘇州試惇關系這般密切。
章惇詫異道:“你們認識?”
書生笑道:“這便是我與你說過的王岡王玉昆!”
章惇笑道:“舍生取義王玉昆!我倒是真聽過你的大名!”
王岡連道不敢。
章惇擺擺手道:“能調(diào)動一州之力,把知州拉下馬,玉昆可莫要謙虛?。 ?/p>
王岡又連稱惶恐。
書生笑道:“子厚兄,玉昆可不是你的下屬,莫要這般嚇唬人!”
章惇大笑,“確實怨我!只是初見這等文武雙全的后輩,難免見獵心喜!”
隨后又考校了一番王岡的學問,章惇是老學霸了,又幾十年宦海沉浮,對經(jīng)義的理解,早就脫于窠臼,考教王岡自然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