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名捕頭匯報完,晨義清向公堂大門外看去,那群富家公子已經(jīng)全部在外面等著了,而且全部不懷好意地看向晨義清,有的人臉上甚至還帶著嘲弄和冷笑。
晨義清見此情況心中一沉,看這樣子,這群人來者不善。不過晨義清對這種情況早就有了心理準(zhǔn)備,他此刻更在意的是這群公子哥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他們之前借口傷勢不來,絕對有心虛和懼怕的原因,不愿意真正當(dāng)面和晨義清為敵,肯定有人在背后教唆。
同定方一直被自己盯著,壓根就不能出這個公堂大門,公堂之上也都是劉大人的人,能知曉公堂之上情況的人只有劉大人派出的衙門差役,晨義清不得不對劉大人起了疑心。
此情此景讓劉大人的面色也有些陰沉,他是準(zhǔn)備保持中立的,畢竟兩邊的禮他都收了,而且一點兒要退禮的意思也沒有。
晨義清看了一眼同定方得意的樣子,面帶不悅地指了指公堂外的那群公子哥說道:“劉大人,您派出去的人催他們有三次了吧?不是說重病不來嗎?我看他們好得很嘛!”
晨義清用的是質(zhì)問語氣,若是放到往常,劉大人是絕對不允許有除了上峰以外的人用這種語氣對他說話的,尤其是在公堂之上更是不能容忍,但這次劉大人不僅忍了,而且還在賠笑。
“雪侯稍安勿躁?!闭f罷,劉大人又轉(zhuǎn)向公堂外,對之前負(fù)責(zé)催促那群公子哥的捕頭喝道,“你們給我進(jìn)來!”
幾名捕頭在劉大人看他們的時候還有些興奮,畢竟能把這群公子哥請過來實在不容易,以為劉大人要褒獎他們,可才興奮起來,劉大人的語氣就讓他們脊背發(fā)涼。
貪官比清官更嚴(yán)厲,更小心眼,也更專橫,尤其表現(xiàn)在收禮后辦事的時候,一旦語氣有不對勁,那必然是要處理幾個人的,顯然,這次是他們這幾名捕頭。
這群人平日里也沒少給劉大人送禮,雖然劉大人不太在意,但畢竟他也收了,不然昨晚就該是他們這幾名捕快去給晨義清傳話了。
盡幾名捕頭管不安,但還是不太相信劉大人真會拿自己怎么樣,說不定只是為了顧場面當(dāng)著別人的面罵罵他們,于是幾名捕頭鼓起勇氣哆哆嗦嗦進(jìn)入公堂,一進(jìn)去就猶如犯人一般跪下,就差帶著哭腔說一句“冤枉”了。
“我問你們!他們不是傷勢嚴(yán)重來不了嗎?你們自己看看,他們的傷勢嚴(yán)重嗎?”劉大人指著外面那群公子哥,十分惱火,若不是顧忌這里是公堂,估計早就開罵了。
其實對劉大人來講,這群公子哥來不來無所謂,他們怎么用表情和眼神嘲諷晨義清更無所謂,最主要的是這群公子哥太過肆無忌憚。要知道,他們是讓捕頭們回的話,捕頭們又是在公堂上轉(zhuǎn)述的。這代表他們在欺騙劉大人,而且是在公堂上當(dāng)著所有人的面欺騙。
公堂的莊嚴(yán)何在?他劉大人的威嚴(yán)又何在?這群公子哥這是在打臉劉大人,甚至可以說是打臉整個靜安衙門!
“大人,我們都是如實回話的?!?/p>
捕頭們還沒意識到劉大人生氣的點,畢竟他們平時沒少收這群公子哥們的好處,單單是今天他們就收了不下一千兩銀子。他們早已忽略了自己的職位意義,覺得富貴人家給錢,然后他們辦事是天經(jīng)地義的,已經(jīng)形成了習(xí)慣,甚至為此沾沾自喜。他們早已經(jīng)忽略,他們的確是占了里子,不過代價卻是自己和自己職位的尊嚴(yán)。
“如實回話?如什么實?如誰的實!”劉大人聞言大怒,顯得恨鐵不成鋼。同時,劉大人在心里已經(jīng)將這些人全部給否了,事后肯定找機會將他們清出自己麾下,否則遲早會被這些人給坑了。
劉大人大怒,整個公堂都安靜下來,只有晨義清、大壯和同定方三人敢四處打量,同定方身后的隨從則低著頭,看上去也有些害怕。
晨義清已經(jīng)知曉劉大人真正生氣的原因,目光放在那幾名捕頭身上,心中正盤算著能不能借此做些什么。
而同定方顯然還沒領(lǐng)悟到這些,只是饒有興趣地看著公堂上的這一切,時不時還與公堂外的公子哥們眼神交流,得意、興奮、鄙視和不屑都有。
在同定方這群人心里,衙門里的官員就是他們的工具,當(dāng)然,是需要在場面上精心呵護的工具。不過本質(zhì)都一樣,我給錢,你照樣得給我打工,你捏著我的把柄,我也捏著你的把柄,即便撕破臉皮,只要官員下手不能百分百做到快準(zhǔn)狠,那他們至少就能和其同歸于盡。他們的心底對衙門里的人是沒有敬畏的,有的是不屑、鄙視、甚至挑釁。
劉大人見那幾名跪在地上的捕頭不再敢出聲,一拍桌子大吼:“說!”
那幾名跪在地上的捕頭被這一聲嚇得一哆嗦,其中一人壯著膽子說道:“他們的管家都說自家公子傷勢加重,需要療養(yǎng),不方便出門,我們也不好查驗,于是我們就如實回報了?!?/p>
“不好查驗?他們的管家是什么官職?他們家的老爺又是什么爵位?他們說什么就是什么?那我要你們干嘛?”
靜國律法,與案件有關(guān)聯(lián)的人必須無條件配合衙門辦案,若有特殊情況無法按要求配合,必須經(jīng)過衙門的人查驗后方可酌情通融,包括證人在內(nèi)。
這一點幾名捕頭心知肚明,話都到這兒了,他們再不明白劉大人生氣的原因就真是豬了。不過,這一點的確是他們的過錯,沒有辯解的余地,他們只能一個勁地磕頭認(rèn)錯,請求劉大人通融。
同定方也清楚了劉大人暴怒的原因,他覺得此事不大,無非是讓劉大人在晨義清面前損了顏面,后面晨義清可能還會借此事做點文章,不過也僅此而已。
于是,同定方說道:“劉大人息怒,這幾名捕頭雖然疏忽,不過好歹是將人都給請來了,也算盡職盡責(zé)了?!?/p>
話音一落,幾名捕頭立刻向同定方投去感激的目光,忍不住對他磕頭道謝。
劉大人見此情況,頓時動了真怒,直接拍桌子起身,對著正對同定方表示感激的幾名捕頭吼道:“給我跪好!我有說饒了你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