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熙六年冬季,隨著屯駐漢中的蔣琬病情日益嚴重,劉禪授予大將軍費祎錄尚書事的職權,董允全權署理尚書臺事務,呂乂升任尚書仆射,內侍陳祗實際上主管了侍中的大部分工作。此外,向寵因為年事漸長,也上書劉禪,建議分設護軍,準備接班,劉禪采納了向寵的人員推薦,加羅憲、霍弋為護軍開始分擔其事務,劉林為中領軍司馬協(xié)理。
十一月底,來自汶山的一封密報,快馬加鞭送入了成都。
“伯約、思遠,出事了。”,董允看著眼前來的兩個人,趕緊說了事情,“汶山太守王嗣來信,說是西北參狼羌,近期有所異動,此外,在汶山居住的廖立也送了密信,居住在湔氐一帶的參狼羌部落,似有備戰(zhàn)的跡象?!?/p>
姜維聞言一驚,立刻說道:“羌人有作亂的嫌疑,這恐怕與魏國那邊有關聯,董令君,此番應立刻派兵征討?!?/p>
諸葛瞻搖搖頭:“伯約將軍,不可著急,這幾個月我軍針對漢中的防務調度已經進行了大半,眼下若是在出動大軍,會有混亂,而且向將軍的中軍那邊也因為人事變動,暫時無法大舉出動。”,隨即問道,“令君,王太守可說過有什么對策嗎?”
董允點點頭:“王太守的意思,還是先以招撫為主,但需要以軍隊為后援,至少需要兩千人?!?/p>
“我去!”,諸葛瞻立刻說道。
“羌胡人我熟悉,我去!”,姜維也趕緊搶話。
“好了,兩位莫要爭吵,大將軍在漢壽有上書來,希望你們兩人同去,姜將軍目前可調虎步軍兩千人,此外趙統(tǒng)、趙廣、傅僉、蔣舒等人都帶上,思遠你那邊不也有部屬嗎?都帶上,兩位通力合作,羌人那邊盡量能不打就不打。”,董允也立刻說明了安排。
諸葛瞻也不爭辯,他知道姜維一起去,的確是好的安排,姜維想著諸葛瞻處理軍政事務,也素來有些見地,也表示贊同。
兩人各自回家,安撫好了家屬之后,第二天便結伴前往軍營,點起部隊,在尚書臺配合下,三天便集結好了部隊與糧餉,行軍十五日之后,到達了汶江縣。王嗣與廖立也接到了信,早已經準備好了糧草和大軍住所。
“王太守、廖先生,眼下局面如何?”,諸葛瞻下馬之后,便開始詢問現在情況。
“尚且安定,廖先生與這些羌人有些關系往來,派了他孫子去探查了兩次,眼下局面還算安定,但確實也在備戰(zhàn),不過……”,頓了頓,說道,“羌人內部對于進犯蜀地的意見并不統(tǒng)一,似乎還有回旋余地。所以,我想著,仍有不動刀兵的可能?!?/p>
姜維也好奇道:“王太守,可有妙策?”
王嗣點點頭:“通商互市,汶山這邊羌人聚集的部落不少,很多部落受到天氣的影響,缺乏糧食、鹽等等生活物資,此外,我細細探查了一番,茶葉對他們似乎也有不錯的吸引力,他們經常有零零散散的人去往成都,就為了換一些茶葉回來。”
諸葛瞻點點頭:“此言合乎治國之道,王太守之意,是不是說,用一些茶葉、鹽來穩(wěn)住他們?”
王嗣笑道:“短期如此,長期的話,還是要朝廷下旨,在汶江、藳陵、湔氐一線的水路建立起來完整的商路,用我們的糧食、茶葉、鹽換取他們的馬匹、皮毛、藥材等等,都是大大的好處。”
諸葛瞻想了想,立刻意識到王嗣的想法:“王太守可是要親自去他們的部落?”
“正是,這等事情,自然是要面談為好……”
姜維立刻出言阻止:“這不行!羌人粗放蠻橫,萬一將王太守扣下來做人質,該怎么辦?”
“無妨,我陪王太守去!”,諸葛瞻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不行!”,姜維和王嗣幾乎同時出言。
“兩位,你們聽我說。”,諸葛瞻好言相勸,“眼下魏國能煽動汶山羌,說明對漢中的進攻,也是很快了,眼下的局勢,若是硬打,且不說這點兵力很難盡剿,一旦被魏國人拿過來蠱惑羌人,只怕與西海羌人的關系也會受到影響。此間之要,在于單刀直入,以公開公正的誠意,說服羌人的首領,恢復與我們的合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