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士無聊地想了想,應(yīng)該是道教的這些道人,不喜歡太拘束了,喜歡隨意一點……
不過,人家是皇帝,可以理解么……
而一個道人太糾結(jié)這些俗氣的內(nèi)容,那也沒多少瀟灑和不羈?。?/p>
“太祖秘史嘛!”
“那是因為,這個所謂的趙方天的真?zhèn)?,有一個極為特殊的地方!”
“那就是是以一種意識流的方式,直接對人進行灌頂……”
“當然,這一點,最清楚的應(yīng)該是帝國軍……”
“除了帝國軍中有人會趙方天的一兩個手段,其他的人,都很難知道其中的詳情的……”
“當然咯,最清楚的,應(yīng)該還是趙公明……”
“他是趙方天還是所謂的通天教主時的外門大弟子……”
“趙方天的所謂外門弟子之中,人數(shù)其實還挺不少……”
“但參齊不齊,所以,真正被外界認為,身上的本事有一點趙方天的痕跡的,只是屈指可數(shù)……”
“但有幾個人,是被明確的,是可以明確的……”
“所以就有了四大外門弟子的名號……”
“而這其中,趙公明是四大弟子之首,在外界看來,應(yīng)該還是有些門道的……”
對于趙公明,小道士有所耳聞,但出于一個龍虎山道人普遍存在的驕傲,他也就了解一下,龍虎山道人的目光焦距,始終在趙方天身上。
“道長,小道一直有一個疑問……”
小道士遲疑著說,他覺得道人似乎此時的興致是在趙公明這個話題上。
“你說?!?/p>
道人微微頷首。
“趙方天,又叫通天教主?”
“他是道人嗎?”
在張清燭的觀念中,通天教主就是道人,可是,實際上,似乎并不是太明顯,按照封神演義中的說法,老子的教派是人教,元始天尊的教派是闡教,而通天教主的教派就是截教。
截教的特點,是有教無類,所謂根性不高的披毛戴角之類,也可以入通天教主的門墻。
同樣的,真?zhèn)麟y得,倒是跟現(xiàn)在道人說的趙方天的情況類似,趙公明也還是外門大弟子,后邊還有所謂的三霄。
“那當然了……”
“是道人?!?/p>
“而且,應(yīng)該也是跟貧道一樣,出身小道觀。”
“要不然,他的根底早就被世人知曉了,不像現(xiàn)在這樣,還是一片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