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梅姐反復探討過后,顧蘭溪接下了《租客》這部懸疑驚悚片。
這部電影基本上都是文戲,布景簡單,場景也不多,再加上是現(xiàn)代戲,妝容非常簡單,主創(chuàng)團隊還經(jīng)驗老道,十月中旬若能順利開機的話,抓緊點,十二月就能殺青。
因為受眾相對較少的緣故,票房不敢奢望,投資自然比較保守。
這是所有懸疑驚悚片都有的通病。
隨著時代發(fā)展,像顧蘭溪這種,走傳統(tǒng)發(fā)展路線,認認真真演戲,且只演電影的藝人,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
如今的藝人,運營路線基本遵循一個原則——小熒屏起家,大熒幕抬咖,爆劇鞏固口碑,時尚資源穩(wěn)住地位。
一般來講,從小熒屏走向大熒幕,保險起見,藝人都會選擇討喜的商業(yè)喜劇片,或者愛情片。
一來,演技要求沒那么高,二來,受眾比較廣,有利于把流量最大限度的轉化為票房。
按理說,哪怕唐嘉榮他們已經(jīng)籌備很久,想要完成前期準備也不會那么快,可他順利簽到了顧蘭溪。
跟著蜜蜂找花朵,跟著蒼蠅找?guī)?/p>
反正都是來電影圈鑲邊,鑲塑料邊還是鑲金邊,全看主演如何。
如今顧蘭溪炙手可熱,成績亮眼,口碑又好,哪怕出席活動的時候,多跟她聊幾句,都能得到極大關注,若能跟她一起拍部電影,就算電影不火,甚至沒能上映,以后往來,也有了由頭,就不算虧。
到時候,起碼不會再被小元寶罵掛件,一天到晚有事沒事硬蹭。
所以消息傳出去不過半個月,所有演員就已就位。
顧蘭溪檔期夠,又剛破了百億票房,順帶著拿了第二尊影后獎杯,接這部戲不為別的,只因為發(fā)自內心的喜歡。
這樣的機會對她來講也不算多。
就和爛片不能接一樣,演員總是任性的獎勵自己,去接符合個人喜好的本子,次數(shù)多了,不僅影響口碑,形象相對固化,也影響商業(yè)價值。
種種考慮之下,顧蘭溪這輩子說不定只會演這一部懸疑驚悚片,所以她對待這部電影十分認真。
在不考慮獎項和票房的情況下,她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來追求這部電影的藝術性。
沈彥彬原以為她想改劇本。
在這個圈子里,大腕兒帶編劇進組,拼命給自己加臺詞的行為相當常見。
公司花大價錢養(yǎng)編劇團隊,只有一個目的,把自家藝人包裝得更好。
至于會不會因為加戲,讓配角不夠出彩,從而導致這部電影撲街,完全不在他們考慮范圍內。